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22:49

川报集团封面新闻突发新闻部资深记者,欧博曾采写报道河北辱妻杀人案、杭州保姆纵火案、西汉高速特大交通事故等重大新闻事件。主要关注法制事件、交通领域和社会热点。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接连冲击这个时代的今天,我们能用史无前例的手段和速度将信息呈现,一部连了网的手机就可以阅尽天下大事;我们也时常会因为“被快餐化”的新闻生产流程而带来“反转再反转”的尴尬局面,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滑成了客观存在的现实,“让新闻飞一会”变成读者和用户口中令新闻人汗颜的调侃。

如何在这样的时代做最好的记者,这个答案或许还需要不停寻找。

载体和呈现方式“视觉化”

媒体行业的变化直观又强烈。

短短10年,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从原始的报纸、电视快速过渡到了PC端乃至移动端,除了在日本的地铁,或许你再难见到一群人手握报纸沉静阅读的场景。

更多时候,我们更习惯于点开新闻客户端,打开推送页点开短视频和直播,快速地浏览标题和小标题,然后周而复始。文字,似乎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

2017年8月10日,西汉高速陕西段发生特大车祸,36人死亡,13人受伤。当天,我和封面新闻直播视频部的两位同事出发前往采访。按照传统的新闻操作思路,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更多会采取文图结合的形式予以呈现,生产周期可能会需要一到两天。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欧博娱乐这样的生产模式只能做出“明日黄花”。为了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事件动态和现场情况,封面新闻组建了一个10人的团队。通过后方直播间,搭建起一个滚动更新的新闻专题,视频编辑和文字编辑配合24小时播发信息,前方记者在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启视频直播,通过演播室的桥接,形成现场加后方、文字加视频加图片的全媒体呈现,在采访之后,最终推出文图报道。

放在两三年前,这样“海陆空”全方位的采访报道形式对很多记者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而这样的“全媒体”呈现中,通过直播和视频收获的流量,也就是所谓的点击率,远远超过了文字稿。

展开全文

这到底是4G时代无限流量福利带来的结果,还是智能手机普及所带来的改变,又或是受到前述原因共同的影响?无论如何,单凭文字和图片写新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记者向“拍、采、写、编、导”全能转型

旧时代的过去,意味着对记者要求的改变也随之而来。

最先提上议程的,或许是一张普通话等级证。不同于以往大多只有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情况,融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细分早已被打破,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出镜记者如今有全面融合的趋势。

在新闻直播和短视频愈发流行的现在,欧博allbet说好一口普通话可能成了所有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我在封面新闻某次的直播当中,就被用户直接提意见,希望出镜的主播记者普通话能够更标准些。虽然在年轻人占据大半的记者行业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从侧面反映出,对于记者基本功要求的全面提高。

封面新闻从2018年伊始便对整个内容生产团队提出了“三大优先”原则,即“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移动优先,要求所有记者在采访写稿过程中优先考虑产品在移动端的发布和传播。这意味着“快”在作品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以2017年引发巨大关注的丽江女子被打毁容案为例,封面新闻的编辑首先在网络上监控到这一线索,然后在2分钟内和记者进行对接,记者在半小时内联系上了当事人进行调查求证,从发现线索到移动客户端、微博同时出稿,只用了不到两个半小时。因为抢到了首发,封面新闻在相关话题和稿件的流量很快破千万,直到最后全国传播流量过亿。

“晚一秒,流量差一个数量级”成了业内常态。在流量为王的融媒体时代,记者如何快速出稿是摆在所有从业者面前的问题,不论是用户还是从业者,对信息获取速度的要求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正如此前提到的,用户对于短视频和直播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文字,采集端的记者目前必须承担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和动态信息的全捕捉。从2016年开始,包括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在内的整个华西传媒集群都开始了全媒体记者的升级培养计划,欧博百家乐定期开展包括视频摄像技巧、镜头语言表达等的培训。

如今,能拍摄视频的新闻必须拍视频已经成为封面新闻的“硬性规定”。甚至在记者岗位的招聘时,越来越多的媒体单位增加了视频拍摄技能的要求。

得“网”者得天下

除了对采访技能的要求提升,如今对记者信息掌控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跑线记者从对口单位、企业获取行业信息的途径相对较为固定,越来越多的一手消息来自互联网。

对线索信息的掌控以及核心新闻当事人的追踪是融媒体时代新闻拼抢的第一战场。毫无疑问,在国内,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在这方面做得相对更好,热点事件的最早曝光也都往往集中在这几家媒体。

在与优势媒体的新闻拼抢中,如何提前掌控信息是核心,而社交媒体则成为了线索和消息的富矿。

突发的新闻事件往往第一时间会在微信群和微博上传播,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近期引发高度关注的北大沈阳性侵事件、广东广州杀妻砍头案、武汉理工大学“爸爸”导师事件,信息和相关视频都是先从社交媒体中流出。

事实上,我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以曾经引发新华社“辟谣”的湖南丙肝村事件为例,最先的线索来源就是天涯论坛的一则网帖,患者在网上曝光自己和周边大量村民离奇罹患丙肝,我第一时间联系并赶赴当地调查报道,成功抢到了独家新闻,最终引发新华社等严肃主流媒体介入报道,最终因交叉使用针具引发疫情的村医被刑事追责。

而近日引发全国热议的河南14岁少年被批评后溺水身亡,批评者被判赔偿10万元的稿件,也是我从网上率先得知的信息,通过网上信息反向追踪到当事人,再快速赶到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从而第一时间发布了独家稿件。

谁先看到,谁就能率先介入,并有更大概率最先发出稿件,抢占新闻报道的第一落点。

追求新闻真实性是铁律

融媒体时代,信息采集和发布的速度得到飞速提升,理论上对于新闻事实的求证会更快捷与方便,但事实上,“打脸”新闻的出现却愈发频密。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尽管载体、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却是不变的,那就是力求真实客观平衡,以尽量争取报道不出现失实。

陕西榆林孕妇坠楼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都是惨痛的教训。

去年8月31日20时,陕西榆林一名待产孕妇从楼上坠下身亡。9月3日,榆林市第一医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三次建议剖腹产均被家属拒绝。瞬间引发网友对孕妇家属“执意顺产”的声讨。当地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单信源采信院方的情况说明,在未能及时向家属方进行求证的情况下“抢”发了稿件。9月5日,孕妇马某的丈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曾两次主动提出剖腹产,而医生认为即将要顺产,不能进行剖腹产。随即,网络舆论出现反转趋势,认为医院事先发声是“急于推脱”责任。9月6日凌晨,医院公布了相关监控视频截图、医疗纪录和马女士的委托授权书,并称马女士曾两次下跪,家属拒绝沟通。坠楼孕妇家属针对声明再度回应:监控中不是下跪,是疼痛难忍下蹲。此后,事件陷入罗生门。

而当年11月,引发全国关注的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则更是令人唏嘘。在初步调查结果尚未得出的情况下,大量的媒体过多地引用了有关家长的陈述,导致言论失衡。

新闻罗生门和言论失衡所带来的,是媒体在读者和受众中的“公信力”危机,“坐等新闻反转、让新闻飞一会”的调侃赤裸裸地反映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基本原则的缺失,单一信源成了快节奏新闻生产中随时可能引爆的地雷。

事实上,我自己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采访一起疑似因手术不当导致死亡的事件中,死者家属是我首先接触的受访对象,在家属的表达当中,这几乎就是一起医疗事故,但家属的论述和多种猜测都缺乏证据。而院方一度回避采访也让两方印证的采访流程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了暂缓写稿,而另一家同城媒体同行在缺失关键证据印证的情况下发布了稿件,结果引发了院方的强烈反弹,最终被证实,患者在手术前隐瞒了重大的身体疾病,从而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手术意外。失衡的报道一度差点引发司法诉讼。

新闻调查和新闻采访永远不可能100%地还原曾经发生过的事实细节,所以在报道时,客观与平衡永远是记者必须铭记的基本准则。如果不能形成足够的支撑,即使是“爆款”新闻也必须忍住发稿的冲动。

不容逾矩的记者中立身份

记者的采访权其实来源于公民知情权的让渡。除了内容呈现上的客观平衡,个人觉得,记者对于自身在新闻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应该保持绝对的客观与中立。

新闻事件会随着报道的深入而不断发酵,记者无法去左右结果,另一方面,也不能去尝试引导结果。

为了获取更“劲爆”的新闻,主动策划让新闻当事人做一些事,发表一些言论,甚至直接化身“导演”,尝试引导事件发展,这样的案例在业内并不鲜见,但不得不说,这是对记者身份的一种践踏。

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与受访者和消息来源保持足够的距离,并保持采访过程的中立与报道呈现的“不受干扰性”。

前两年,一篇《陈道明席地而坐,为我亲手改稿》的记者手记一度引发巨大争议,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受访对象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还扮演着记者的偶像、朋友等多重身份,甚至能够“亲自”修改呈现内容的话,那报道的真实性真的就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记者与“高端”受访者屡屡亲密合照的画面更是有些让人汗颜,试想这样的合照所表达的暧昧意味,是否已经逾越了记者作为记录者的定位?

我自己就时刻提醒自己,必须保持与受访对象的距离,除了采访过程的照片外,尽量不与当事人进行合照,更不用说吃饭或者其他接触了。

因为采访不细致和写作不谨慎所导致的失实是水平问题,而定位不准确和行为逾矩所引发的失实则是职业素养问题。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对于这个哲学问题,每个记者都应该有一个靠谱的答案。(来源:传媒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