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慧慧看来,欧博abg“这些年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平台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从业者与时俱进。但抵达现场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永远都有价值、有意义。”
“愿冲突早日结束,愿世界和平”是陈慧慧现在最大的心愿。
11月8日记者节这天,是陈慧慧近一个月以来睡的第一个安心觉。重返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轨迹,她依然觉得不太真实。
一个月前,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土耳其安卡拉记者陈慧慧,被临时抽调到巴以冲突前线进行新闻报道。作为总台第一梯队抵达战区的增援记者,从在前线发回第一篇报道,到11月5日轮替回撤,她在战地坚守了整整30天。近日,陈慧慧接受了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讲述她在战火中亲历的点滴。
10秒钟又能躲多远?
硝烟弥漫,是陈慧慧每天所处的工作环境。
当地时间10月8日,陈慧慧与摄像记者姚书博乘飞机落地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出廊桥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醒目的逃生路线。
“当时特拉维夫机场滞留了非常多的游客,大家都迫切想要离开以色列,像我们这样逆行的人不多。我还记得飞机安全降落那一刻,很多人自发鼓掌。”陈慧慧说,那个时候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局势已经非常紧张,而机场也往往是打击目标之一。包括后来入住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在办理完正常的入住手续后,详细地向她交代,离得最近的避弹所在哪儿,如何快速进入等等。这些都在提醒陈慧慧,“准备面对真实的战场”。
抵达以色列后的第一天,陈慧慧和姚书博就从特拉维夫赶往耶路撒冷,高速路上途经加油站时,突然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
“那是我第一次经历空袭,因为不熟悉,欧博官网最初的一两秒我甚至没反应过来。”陈慧慧说,那时她是被人群裹挟着往临时避弹所走,警报拉响后,周围居民、加油站工作人员瞬间都高声叫嚷着跑向避弹所,她和姚书博也被人群冲散。
短暂的慌乱过后,陈慧慧看到了人群中高高举起相机记录现场的姚书博,面对镜头,她开始报道,但语速不由自主地加快,话语也有些重复。“我当时确实非常害怕,进入避弹所不到一分钟,就听到离我们很近的地方连续传来爆炸声,地面都在震动。”
镜头里的陈慧慧,在爆炸声响起的时候,本能地用手护住头部。“当时在镜头里的我,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反应。”陈慧慧说。
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陈慧慧和姚书博都在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的边界进行采访。那段时间不停地会目击火箭弹呼啸而过,“铁穹”系统发射拦截发出巨响等等,这些曾经只会在战争片中出现的画面和声音,都给陈慧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23年10月8日,陈慧慧前往加沙边界途中遭遇火箭弹袭击,与当地民众一起躲避在避弹所。
有些地方因为离加沙地带非常近,听到防空警报拉响后,往往只有10秒或者15秒钟的躲避时间。“10秒钟你又能躲多远?”
在前线报道第一周,陈慧慧佩戴的智能手表监测数据显示:您本周的平均心率比上周要高出很多。
随着去的边界地区越来越多,陈慧慧开始熟悉这些声音。
“后来听到剧烈炮击声或爆炸声,就不会像一开始那样慌乱。”陈慧慧说,因为她已经慢慢学会通过声音辨别炮击来自加沙地带还是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射炮弹。“冷静判断后,一般情况下我都会继续报道,告诉观众,这可能是什么声音,欧博为什么会在这里听到这样的炮击声。”
装备几十斤,肩膀磨出了血
“拍完赶紧走!”
在30天中,这是陈慧慧跟搭档最常说的话。行色匆匆,是他们在巴以冲突报道中的“正常”节奏。
“大家看到我们在镜头前挺从容淡定,实际上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危险。”陈慧慧揭开了镜头后的真实情况,“很多出镜报道,我的语速都非常快,因为大部分现场稍纵即逝,比如战机飞过、装载着武器弹药的军车驶过等,这些现场必须马上记录。”
“我和姚书博是第一次合作,在磨合的过程中刚开始他还想着用专业的摄像机来拍摄更清晰的画面,但后来基本改用相机或是手机,因为有些现场根本没留给专业摄像机开机调试的时间。相机和手机也更便捷,可以快速捕捉到珍贵的现场,节省我现场出镜报道的录制时间。”陈慧慧说。
白天处在高压的紧张和焦虑当中,晚上自然休息不好。陈慧慧每天凌晨一两点入睡,5点多就会醒来,然后继续准备报道。而每一天的报道工作,是从穿戴防弹衣和头盔开始。
这些防护设备少说二三十斤,穿在陈慧慧身上对她体力的消耗极大。“我说自己穿戴不上,可能一般人无法理解。但真的太重了,我一个人没办法穿,每一次都是摄像搭档帮我穿好,然后他再穿自己的。”陈慧慧说。
一次,陈慧慧和搭档获准进入一个与加沙地带非常近的定居点,那里曾经发生过非常激烈的地面战斗。
“那是我们第一次申请去这样的区域,也是我穿戴防弹衣、头盔最久的一次。按照以方规定,媒体进入这样的区域,需要签署‘生死契’,也就是说,万一遭遇不测或受伤,欧博娱乐责任自负。”
2023年10月24日,陈慧慧和同事再次前往距离加沙地带不到1公里的斯代罗特,许多国际媒体在这里以加沙地带北部为背景进行直播报道。受访者供图
“那天我们报道的片子里,从头到尾都有各种激烈的背景声,不知道落在了哪里的火箭弹爆炸的声音,战机从头顶掠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的枪炮声……手机里防空预警软件也在响个不停。”陈慧慧说。
天气炎热,负重沉甸甸的护具和设备,还要不断行走奔跑。那次陈慧慧从采访到撤离至安全地带,大概经历了八九个小时,度过了漫长而艰辛的一天。由于穿戴时间过长,她和同事的肩膀磨出了血。“好几次都想脱掉,但是不敢。后来我就两只手托着防弹衣,给肩膀减减重。”
负重前行不断地消耗着记者的体力,在冒着生命危险的战区采访,没吃没喝已是常态,陈慧慧肉眼可见的瘦了。
在边界采访的日子里,她也经常能遇到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同行,有一次大家一起在一个边界定居点采访,因为危险,能够停留的时间有限,彼此根本顾不上交流。采访结束后,陈慧慧和姚书博又累又渴,这时看到两名印度记者从包里拿出一小包饼干。
“当时我们不自觉地盯着他们看,结果人家一看我们这眼神儿,立刻就递过来要跟我们分享。”
还有一位外国女记者也让陈慧慧记忆深刻。
距离加沙地带北部不到一公里的代斯罗特小山坡,是媒体记者唯一能够肉眼观察加沙地带北部战事进行的地方,在以色列宣布加大对加沙地带地面军事行动后,大批媒体聚集在此地拍摄。
“我们当时也想要在某个位置进行出镜报道,但已经被占满了。”正在为难时,陈慧慧看到一位女记者似乎处于等待连线状态,“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问对方能不能让我先拍,没想到对方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还安慰我说,她时间还够,不用太着急。”
2023年10月31日,陈慧慧在耶路撒冷就以军扩大在加沙的地面军事行动进行直播连线。
“在战地,大家彼此理解。如果换作是我,我一样会给对方行个方便。”陈慧慧说。
20公里、15公里、10公里、1公里、840米……
新一轮巴以大规模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关闭了所有进入加沙地带的口岸。
“除了当地媒体外,包括我们在内的国际媒体都没有办法进入。”在这种情况下,陈慧慧和搭档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向核心地区靠近一点、再近一点。在这30天中,他们的报道从距离加沙地带20公里、15公里、10公里、1公里、840米……一步步靠近。“我们去了至少13个靠近加沙地带的村庄和城镇,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角度拍摄记录。”
战地报道的另一个难度在于,想要获得的信息很多都跟军事行动有关,陈慧慧告诉记者:“军方对外公开的信息十分有限,如何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特别考验前方记者的能力。”
随着紧张局势的不断加剧,以色列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动员了36万预备役人员。他们会在哪里驻扎?可能的地面军事行动何时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分析研判,陈慧慧和姚书博成功找到距离加沙地带北部最近的一个以色列边界军事集结点。
当成排成排的坦克、装甲车密密麻麻出现在眼前时,陈慧慧的第一反应是如何快速组织语言,将现场信息更生动全面地介绍给观众。
“幸好提前做了一些案头工作,对以色列海陆空不同军种特点有一定了解,有助于在现场观察到更多细节。比如我介绍了以色列‘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的特点;加上‘顶篷’后可以防御无人机袭击;集结这么多装甲推土机是在为地面军事行动做准备等。”
陈慧慧说,记者是观众的眼睛,这个眼睛要善于捕捉细节,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出更多、更接近现场的信息。
“虽然在现场的这些军事介绍相对粗浅,却可以第一时间让观众对战争有直观感受。”她说。
在以色列靠近加沙的边界,陈慧慧经常看到人去楼空的“空城”。“一看就是突然撤离的。有的院子里还晾着衣服,但人已经走了。很多地方的居民都是在24小时内撤离的。”她痛心地说。
2023年10月28日,陈慧慧在以色列南部一个定居点采访,当地曾在10月7号遭受哈马斯突袭。受访者供图
而在加沙地带,特别是北部地区,由于持续遭遇空袭,城市满目疮痍。陈慧慧回忆:“我们在斯代罗特小山坡上连续拍摄报道了多日,镜头里满是断壁残垣。与此同时,加沙平民伤亡人数在快速攀升。”
“好好吃顿饭,安心睡个觉,上班途中不用担心防空警报拉响,这些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日常,在战乱地区却很奢侈。”陈慧慧凝重地说,她曾经在斯代罗特拍到一只小猫躲在防空洞内,战乱地区连动物都知道这里可能是暂时安全的。
抵达现场,就是记者的使命
谈到为什么要主动请缨参与战地报道,陈慧慧给出的理由简单明了。
“我所驻的土耳其离以色列很近,往返航班也多,相对来说有条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更重要的是,我有一定的战地报道经验,作为老记者,我责无旁贷。”陈慧慧说,“抵达现场,是记者的使命。”
事实上,这不是陈慧慧第一次参与战地报道。
2019年,才刚刚驻外3个月的她,就在土叙边境报道了土耳其跨境军事打击行动。那个时候,他们的报道地点离炮声阵阵的战地,不到两公里。
在4年多的驻外生涯中,她曾独家采访了三次偷渡均未成功的叙利亚难民家庭,并登上偷渡船,亲身体验偷渡船只的简陋和危险;俄乌冲突爆发后,她在土耳其现场报道俄乌外长在冲突爆发后的首次会晤;今年年初土耳其地震,她在震后一小时内赶赴灾区,在强风暴雪中和团队一路挺进一路报道……
“其实在中东,很多记者都有战地报道经验。”陈慧慧说,驻中东各国的同事,很多都有着丰富的战地报道经验,“比如也门内战、伊拉克打击极端组织、叙利亚战乱等等,我的很多同事都冲在前线,在纷飞的战火中发回大量现场报道。”
现在,陈慧慧已经结束第一阶段的增援报道任务,返回安卡拉驻地,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在这次的巴以冲突报道中,留给她很多毕生难忘的记忆。
“连续几天上了热搜,说实话,还是有些意外的,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在前线持续报道了20多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关注到我。”陈慧慧说,“后来看到很多网友留言,都在为我们担心,也对我们在战火连天的前线报道表达敬佩,对此我非常感谢,也感到很温暖。”
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说陈慧慧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激励。有的人说,自己也曾经很想当一名战地记者;还有高中生看了陈慧慧的报道,觉得找到了未来的奋斗目标。“如果能够对大家起到一个正面的激励和示范作用,我还是挺高兴的。”
在陈慧慧看来,“这些年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平台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从业者与时俱进。但抵达现场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永远都有价值、有意义。”
下一步,陈慧慧说她想好好沉淀一下,总结这段时间的战地报道。如果有机会,可以将这4年多驻中东的经历见闻好好记录下来,汇集成书,与更多人分享幕后的故事。
而“愿冲突早日结束,愿世界和平”是陈慧慧现在最大的心愿。
记者手记
战地记者是了不起的,是我们记者中令人肃然起敬的一群人。这一次从陈慧慧身上,让我对战地记者的了解更加立体,尤其是她对于新闻工作的投入和忘我,令人钦佩。
在这30天里,陈慧慧亲身经历了冲突的惨烈,捕捉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瞬间,她的报道使距离战争遥远的人们,也能深刻地认识到,这场冲突的严峻和复杂,从陈慧慧的报道中,更能深刻感受到她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对和平的呼唤。
在这次采访的最后,陈慧慧告诉我,她想将这4年多驻中东的经历见闻好好记录下来,汇集成书,与更多的人分享幕后故事,我期待能早日看到这本书的全貌。当然,通过这次采访,我又何尝不是跟随着她的讲述进入了一次战场?采访结束后,看着窗外的岁月静好,越发感慨国泰民安的来之不易,更祝愿世界永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