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二十年时间,欧博新教育实验从一所学校加入,到五千多所学校同行,数量呈几何级上涨,新教育理念惠及的孩子更是爆发式裂变增长。朱永新以他的人格魅力,情怀和理念感召着一批又一批教育理想主义者,与他一起,稳扎稳打,在一城一池间建立着理想教育的乌托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今,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民间教育场最大的NGO组织,慰藉着越来越多的心灵。(《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实验提倡让教育回归它的本来面目。新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应该培养出既有着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着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为了实现此一目的,新教育实验启动了课程体系的构建。
朱永新赋予“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新教育实验力图实现“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实现这四个改变的途径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具体行动。由最初的“六大行动”迭代到现在的“十大行动”。是的,新教育实验的血液一直是鲜活的,它始终保持着前瞻的眼光,以及与时代发展趋势的共振,唯有此,才有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核心理念》)
而朱永新,就是新教育实验的灵魂。如果新教育实验是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那么朱永新就是船长。他需要提前规划航程,也需要时刻助力前行。
2002年,时任苏州市副市长的朱永新建立了首个新教育实验学校——朱永新不甘心仅仅做一个教育理念的倡导者,他更想做一个行动者。彼时,他心目中的理想教育理念提出来之后,有很多人说,好是好,但是太难落地了,“难吗?是很难,但是并不是不能实现,我做一个试试。”朱永新说。凭借一腔热血,欧博娱乐首个新教育实验学校由此诞生。之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新教育实验的星星之火徐徐蔓延。
“当时在成立第一个新教育实验学校时,并没有想到能发展的这么快。”朱永新说,新教育实验之所以发展迅猛,在朱永新看来,“是人才,新教育实验理念吸引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加入,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践行者。”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老师就这样悄悄地影响着一个班级的教育,慢慢地一个地方的教育场域发生着变化。改变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发生着。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只要这个力量专注而持久,它也能够推动事物向前。相似的灵魂彼此吸引,一簇一簇的理想火花汇聚在一起,渐次形成了山呼海啸般的影响力。罗伯特·佛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说,“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人迹更少的路行走不易,幸运的是,有同路人,他们彼此照亮,彼此帮扶。
选择很多时候是缓慢形成的,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是,在一起经历了之后,一切又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朱永新是新教育实验老师们的“知音”,微博,邮件,乃至短信,老师们可以和他直接交流,“你看,这是一个校长发给我的,他在为新教育实验在孩子们中间所带来的改变而感动。”朱永新打开手机短信,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读着,他在为老师们的感动而喜悦着。“还有一条,一个年轻的乡村女老师,欧博allbet现在马上要去国外支教,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成为受益者,他们也在其中成长着,这是多好的事。”朱永新由衷地说道。
将目光投向未来
新教育实验也曾经遇到过困难,毕竟,新生事物摸索着成长本就不易,但是还好,有学校折戟沙场,有更多的学校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了。回首新教育实验发展,“一二线发展缓慢,地级市发展迅速,而农村地区是最盼望新教育实验的地方。”朱永新说,“优秀是卓越的敌人,一线城市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反而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他也强调,“未来,也不会放弃在一线城市发展新教育实验的机会。”推行这么多年新教育实验,他已经有足够的信心,“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现在是发展势头正猛的时候。”现在的新教育,正如一个十九岁的学子,昂昂然在清晨的阳光中缓步慢跑,新教育实验这场马拉松,路还很长,但是,步伐很稳。
“我期待新教育实验做成百年老店。”而他自己,也坦诚,他正在培养新教育实验的新的领军人,“我希望,以后的新教育实验慢慢能走入后朱永新时代,到那时,我可能会去一所乡村的新实验学校当一名普通老师,新教育实验想要继续往前走,就要慢慢淡化朱永新标签。”但是,目前,他还是那个扛旗的人。
不久前,有一个科技公司邀请朱永新等一行教育专家去他们公司参观,公司高管兴致勃勃地向他们展示了公司最新研发的一款产品:可监控教室内孩子专注力的设备。朱永新看了之后,欧博百家乐表达了他的疑惑,教室功能在慢慢弱化,在未来,可能都没有教室了,这个产品有市场吗?
在朱永新看来,现在的学校未来将会被学习中心所取代。他把这一理念写成了一本书《未来学校:重新定义学校》。“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远的未来,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朱永新说,“这几年新教育实验一直在研究未来的课程体系,我们主张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朱永新:构想《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这也不是朱永新第一次将目光投向未来,实际上,他一直在向前看,包括“新教育实验”,即便是在首个实验基地挂牌之时他并未想到以后发展能够如此迅猛,但他却看到了教育的病症所在,并试图开出改良方案。他带领着新实验教育一步一步的行走,新教育实验研究院下属机构渐次成立:新教育研究中心、新阅读研究所、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新艺术教育研究院、新科学教育研究所、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所、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新职业教育研究所、新教育发展中心、新教育研学中心等机构,每个机构分担新教育实验的不同课题,而“种子计划”、“萤火虫”等公益项目也在全国遍地开花,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朱永新如同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新教育实验的沙场上排兵布阵,为未来新教育实验的良性循环搭建好框架。这些所有的 一切,都是依赖民间力量的支持,没向国家要一分钱。而他本人,已经为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捐出了一百多万的稿费。“还好,现在新教育实验自己已经有了造血功能。”说到这里,朱永新笑了,眉眼之间快乐的像个孩子。
朱永新曾经这样写道: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为什么是新教育?——遇见新教育,遇见真善美》)
是的,他就是那个行动者,可能也有过难捱的至暗时刻,可能也沮丧过伤心过,但是第二天随着太阳升起的,依旧是那颗生机盎然的不曾气馁的未曾被磨损的心——又晶莹又清澈。
用脚步丈量提案的政协常委
朱永新自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当选政协委员,并在当年就任政协常委至今。自从当选两会代表以来,朱永新就一直是全国两会的“明星人物”,一来,他在教育界别的影响力,另外一点,还有他每年引人瞩目的提案。
朱永新的提案关注重点还是在教育方面,他尤其关注青少年阅读氛围的营造。“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史。”这句朱氏名言已经脍炙人口。2019年两会,他分别就农村中小学生阅读与图书馆建设和高效图书馆建设写了提案,为此他跑了很多学校,实地调研。多年来,他的很多提案,都是他一步一步用脚丈量出来的。他不愿埋首书斋只看数字报表,他更愿意自己去感受,去看见。
“我可能是最幸运的官员吧,不论是在苏州当副市长还是北上民进中央任职,我主抓的领域都有教育,这让我对中国的教育观察和思考更为全面。”他自称自己是行动的理想主义者,经年的实地调研让他明白有哪些事情是可以直接落地,有哪些事情可以迂回才能抵达目的地。因此,他避免了纯粹的理论学者空谈的误区。他有理论基底,更有行动的魄力,他坚信,唯有行动才能抵达理想之境。抱怨,纸上谈兵,从来不是。他用行动为后来者拓荒出一条无人走过的路,又用人格魅力聚集了很多有理想主义情怀的行动者。他身后的人又给予他以支持,于是,整个新教育实验队伍就这样加速前行着。
除了关注教育和阅读,他的目光也投向扶贫等其他领域,“其实,很多领域中都能找到教育因子起的作用。”朱永新善于从教育家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比如扶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如果贫困的孩子想要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教育。他习惯于抽丝剥茧般看问题,愿意追根溯源。
他特别愿意强调公平,包括教育公平,他的人生哲学中有着朴素的“众生平等”观念。尽管身居高位,但却永远保持着平视每一个人,不卑不亢,坦坦荡荡。在考入大学之前,他曾有一段时间工作经历,也算尝尽人间百态。后来,他从打零工到了供销社当了棉检员,总是对穿着破旧的农民心怀体恤,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他们高一点的价格。后来,不论是在苏州为官,还是北上任职,这份悲悯之心依然,从未因职位增高而改变。
朱永新的宽厚与大气也多有人提及。在苏州任职时,有作家曾经当众对他出言不逊,之后有事请他帮忙,他不计前嫌尽力办了,事后,这位作家对他评价说,有学问,度量大,给人办事真帮忙。多年后,作家唐晓玲在她的书里写了这一段故事,拿给朱永新看,朱永新早忘了这些事。
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也正是朱永新之所以成为朱永新的原因,正如一枚叶片的脉络也是光合作用的显现过程。每个人的当下都是由无数个过去组成。很多人在往前走的时候把自己走丢了,但是朱永新并没有,他大踏步往前走,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坚实有力,烙下的印记也愈来愈深。
朱永新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帮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把每个人的个性、特长、潜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每个人做好自己,发挥自己所长,教育应该是扬长教育,而不是让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去塑造。是的,西红柿就应该是西红柿,而不应该长成蟠桃,当然更不能让期望小草成为参天大树,每一套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规则。他相信,未来的基因技术、心理学和脑科学会为人的自我定向提供更多可能性。那时候,人们就不会一窝蜂的全部去考证,用一个成功标准去衡量人生。多样性选择也能够减轻当下泛滥的教育焦虑症。
丰厚人生写成巨著
朱永新很推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理念。他对苏霍姆林斯基研究很深,苏霍姆林斯基自17岁始,就一直在教育一线当老师,他的教育理念都源自于实践。朱永新曾经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国际研讨会上分享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并特意提到了他的作息时间:每天早晨五点至八点从事写作,白天去课堂上课、听课、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丰富的实践和持续的思考。
朱永新本人也是早起两个小时的受益者。童年时期,他就在父亲的教导下,晨起锻炼身体诵读诗书,“每天多出两个小时,集腋成裘,多出的时间就有了很大的价值。”这也是他多年来身兼很多要职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的主要 原因,当别人还在酣睡时,他已经奋笔疾书很久了,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时间会特别优待会珍惜的人。
不管走到哪里,朱永新的身边永远都有书。即便是在中央党校的短期培训,他的书架上也满满当当地摆放着书,有教育经典文库,有名家巨著,也有灵动可爱的儿童绘本。不论多忙,他每天都有至少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他每天撰写大量文章,在博客上和读者分享,有输出就要有输入,他一面保持着高质量的输出,一面源源不断的吸收新的养分。
近年来,他的阅读书目上有一个重读经典计划,他把早年读过的著名教育家的书又翻出来读,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一遍和一遍理解不同,他说。他读完了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的教育文论,最近几年又在重读杜威的书,一次读书之旅也是一次与伟大心灵的交谈之旅,他一次次徜徉在这些教育大家的书香中,汲取着养分。与此同时,他也分别与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当代教育家对谈,谈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谈全球化视野下的教育共通之处。他的视野也因此纵横捭阖,向内向深走,也往广向远走。
他曾经说,苏霍姆林斯基是一部巨著。如今,在他的追随者眼中,朱永新也成为了一部巨著,并且还会继续丰厚下去。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守望新教育: 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