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辗转异国探寻教育背后的“秘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2 18:08

  最近,欧博一部6集专题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刷爆朋友圈。目前已经播出日本、芬兰、印度和英国四集,优酷排行第一,豆瓣评分9.2以上。

  在计划拍摄《他乡的童年》时,周轶君希望的是寻找到“完美的童年”,拍摄完毕后,她却说:“每个地方都各有所长……”

  周轶君曾经亲历和记录过中东的战火,如今,她却以两个孩子母亲的身份再次上路,带着自己育儿过程中的困惑和思考,辗转异国探寻教育背后的“秘密”。历时一年,她横跨欧亚大陆6个国家完成了《他乡的童年》。

  本文作者李爽常居伦敦,两个女儿均就读于伦敦私校。她对英国私立教育颇有研究心得,与周颇多交往,在《他乡的童年》“英国篇”中也是受访嘉宾之一。看罢已上线的四集后,她不由得思考哪些是英国教育可以借鉴的,哪些又是一个妈妈可以用来要求自己、理解孩子……

  我们想,作者的介绍与思考,对关心下一代教育的国内读者,至少也提供了一个可以对比、借鉴、反思甚至批判的样本,不是吗?

  ——编者

  日本

  集体精神深入到血液里,言行举止从幼儿园开始培养……

  日本教育的至境有着极其传统的东方理念和禅意:润物无声

  在日本莲花幼儿园的室内体操馆,老师带着孩子们喊着一、二、三、四,练习上身起立、跪坐、再起立的“正坐”。周轶君问:“为什么从小要进行这种声音从丹田出来的气势的训练,而且要这么多人一起喊?” 园长回答:日本是一个讲究严格纪律的民族,所谓纪律是为了让社会良好运行下去的规则,而理想的状态是,孩子们主动自发地去遵守。他还解释了“集体共振”这个概念: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同一个声音,这些声音之间有回应,从而产生共振。

  看来,秋田园长通过选择非常传统的强身健体的形式,把这些理念传递了下去。在莲花幼儿园,孩子们一早起来就会有一个小时的晨练,光着脚在地上跑来跑去,大叫大喊,在庭院里做操、跑步、爬竿、玩游戏,欧博娱乐而且被鼓励穿很薄的衣物,幼儿园还有过让孩子60年“裸露上身”的历史,后来迫于舆论压力而中止了。莲花幼儿园园长说:早晨的时间非常重要,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自己身体的节奏,去发散燃烧自己的能量,感受身体中生命的苏醒。

  纪录片中,另一所藤幼儿园的教室有扇胶皮边的门不会完全自动合上,而会留一条缝,除非再次很仔细地关上它。冬天的时候,这一条缝会有风进来,门边的孩子就会感到冷,从而必须走回去仔细地再次关好。园长加藤积一解释:“这让孩子了解做事要做彻底,要把事情做到最后一步。”这可以被称为“做事严谨且漂亮”——日本的特点;但也可以解读为“追求完美,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为了让团队更美好。”

  也因此,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全盘接受看起来非常“日本”的特点。镜头里,日本国际广播电台国际事业部组长太和田基先生会说:“我有一点担心在日本学校里学习,个性没有了。他(儿子)那么小的孩子,有很多选择,我希望他找到一个自己的未来。”

  2019年之前,学前教育并非日本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幼儿园都是私立的,招收3岁到5岁的孩子。除了幼儿园,还有日托班,从半岁开始,直到5岁。每间日托班和幼儿园的教育诉求都不一样,有些是为了准备私立小学校入学考试,有些只是单纯提供玩耍游戏的空间。也因此,一份给外国父母的日本幼儿园指南建议:“日本当地Kyoiku mamas (相当于‘虎妈’)会将他们的孩子放到最受欢迎的幼儿园中,放学后再将他送到学龄前补习班学习数学和日语。”

  在日本,妈妈几乎承担了家庭和育儿工作的全部。不说别的,单单幼儿园的准备工作,就非常繁琐。各个幼儿园都有一串长长的名单,需要购买包括工作服、坐垫、健身包、室内鞋包、钢琴包、便当盒、牙刷、餐巾、蜡笔盒(盒子中的12支蜡笔每支都必须贴上标签)、笔记本、胶水和剪刀等等日常用品,欧博allbet以上所有东西都必须缝上或者熨烫名字标签和班级名称(第二年班级换了,就重新再来一遍)。 每天,妈妈们还要给孩子带上健康的便当,进而演变成另一项无形的比赛。

  强身健体,维护集体荣誉,不给别人添麻烦,其实这些在英国的教育里也是被强调的概念,但英国人不会像日本人那样强求一致,特别是现在英国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尊重其他民族和宗教就成为教育里的重中之重:比如可以因为宗教原因不上某些体育课,甚至生物课,也可以在日常上学时间请自己民族节假日的假。伦敦的中小学每年从10月起,就经常有孩子请假,也因此,其他同学都熟悉了犹太新年、印度新年,当然,还有咱们的中国新年。

  芬兰

  不鼓励竞争,没有等级,每周一天自选课……

  芬兰的“松弛教育”有点儿不踏实

  芬兰以创意立国,芬兰教师的自由度在全世界可谓最高——每周5天课里,有一天有完全的自主权,由老师决定教什么、怎么教。在SYK学校,老师用这个时间段讲时间和年龄的主题。在卡拉苏拉学校,老师带孩子们去森林里上课,拿着色卡让他们去找大自然的形状和颜色。这两个学校的老师虽然自行决定带学生们去哪里,但对这个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语言、科学、艺术等学科该学到的东西心里有数,她们不过是选择一个话题或主题,把该年龄段应该学习的知识融入到自主教学里。

  在高福利的芬兰,在北极圈守着数百头驯鹿的一家人,和生活在赫尔辛基的富有家庭一样生活得舒适且满意。教育经过精心设计,所有的学校统一配备师资,所以当地企业家、“愤怒的小鸟”之父彼得·韦斯特巴卡会说“离家近的那所(学校)就是最好的”。

  芬兰社会没有职称,也没有等级,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欧博百家乐不鼓励竞争,也不需要竞争,这样的“乌托邦”世界可以一直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周轶君在片中问到“在这里什么是成功的”,9岁的男孩如是说: “当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就算是成功。”

  芬兰之所以不提倡竞争,也是本国特色,因为他们有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底气。60万中小学学生分布在4000所学校里,平均每校150人,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每年上课时间190天,义务教育年限也是9年,只在最后一年才有考试。从1979年开始,芬兰教委要求中小学老师必须具备硕士学历,属于“研究型” ,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进入师范学校。

  麦克·克拉格罗斯在Big think给出了芬兰教育体系优质背后的其他原因:没有标准化测试,即使是高中毕业考试,也是自愿参加;没有教师问责制,因为不需要,教师足够专业,如果出了问题,问题会出在校长身上,而不是老师;因为不需要竞争,合作成为常态;因为师生少,学生可以长达6年都归同一个老师指导,老师甚至可能成为家庭成员的一部分,而且因为不需要把这个学生“传递”给下一位,老师不会逃避其教育的最终目标。

  平和、专业、平等、富有的芬兰为世界上许多教育工作者画出了一道别样的彩虹,但过于桃花源的世界让人反而难以踏实,连学校的校长在纪录片中都感慨:“生活现在真的太容易了,看电视玩游戏,我希望我们有多点竞争。”

  在英国的中小学教育里,有一个观念,叫做走出舒适区。对于孩子而言,家长、学校和老师如何针对其特点进行挑战,不断推动他们走出舒适区,其实在个性化教育里非常关键。有一次跟著名公学校长菲利普说起,孩子们在一个学校从小学一直呆到高中毕业,14年,非常忠诚。他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bank(银行),就好像你把孩子放进了一个银行,然后很保险,但他有可能会只适应一种文化、一些特定的人群、一种交友方式,从而失去了冒险的精神,以及弹性。

  印度

  寻找各种替代方案,做事情喜欢先行动再完善……

  传统哲学的精神也在教育里开花结果

  印度,是世界上另一个盛产“理工男”的人口大国。在西孟加拉大学,老师选择用“哈利波特”教法律。他说:“挑战老师是课堂很重要的一部分。”老师用《哈利波特》已经写成的例子来问学生应该如何辩论或者情节会如何发展,他带给学生们的是讨论的空间和打破成规、进一步思考的能力。

  影片里介绍了印度哲学中的一种独特思维“Jugaad”—— “寻找替代方案”。“当标准答案不可行的时候,Jugaad就出现了。虽然你不能百分百地解决问题,但不能放着问题不去管它,能解决20%就解决20%”,而同时,Jugaad也意味着不接受正确答案,“我的意见应该被听见”,因为有着良好教育的印度人能言善辩,做事情喜欢先行动再完善。但在周轶君的镜头下,混乱的交通秩序意味着“寻找替代方案”的副作用:牺牲规则。所以,在混乱的环境中找到秩序,是印度社会的生存之道。

  印度的学校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比起日本1.1亿的在校学生,印度的在校生达到了2.2亿,学校超过150万所,但只有4成同龄人拿到中学毕业证,7%能拿到大学毕业证。在工业人口占了大多数的印度,教育的创新额外重要。而与日本不同的是,印度是青年人口膨胀的国家,25岁以下的青年人口达到6亿以上。印度很早就开始接受远程教育,以此作为增加受教育机会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服务不足的偏远地区。 1985年,联邦政府建立了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这是一家开放的远程教育机构,现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拥有超过300万名学生。

  周轶君与摄制组去的卡拉卡提村,是苏卡塔教授向印度的贫困村庄送电脑的第一站,“云中学校”就此诞生。“云中学校”采用的教学方法叫“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镜头里的卡拉卡提村到处是土房,在“云中学校”的教室里,三五个孩子聚集在一台电脑边自学。他们自己浏览网站,然后找到方法,比如用视频学习或是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问题。他们不认识英文,还得学习怎么读英文。孩子们并不是单独学,而是在一个小组里一起学习。

  印度裔的学生,应该是英国教育最熟悉的“外来生”了,仅在伦敦,印度移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随处可见。他们很像早年的中国人,刻苦、勤奋,可以为教育下一代付出一切,他们的职业选择也非常统一:医生,医生,医生。就像在“云中学校”看到的孩子们,印度人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感觉石头上也能开出花来。短短不到一个世纪,他们把咖喱流行成英国最受欢迎的外卖,而他们自己也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因此在英国的现代社会中,很少能看到打破成规寻找替代方案的现象。

  英国

  以体育教育为主导,不以培养天才为根本……

  但当下,公平已经成为最新的“政治正确”

  而在英国篇,《他乡的童年》更多关注的是以私校为代表的精英教育。去年夏末,在伦敦短暂停留的周轶君问道:“如果用一个特点来概括英国私立教育,你会选什么? ”我脱口而出:“体育。”就像我书里写的:“英国是全世界唯一用学术时间来参与团队体育运动的国家。”

  个人觉得,体育在英国私立教育里的比重以及对体育的全面理解,也可以算得上英国对国际教育界的一个贡献。

  因为历史原因,英国私立学校是从14世纪的寄宿男校开始发展起来的,那时候出于保家卫国的考虑,强身健体加文化知识,是学校创立的初衷。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英国人坚持传承,不断修正并增加新价值,最终在体育这个项目上,达成教育中所说的 “全面发展”。

  片头中,周轶君说“精英教育很多时候说的是他们的穿着打扮、礼仪等等”,我非常同意,但其实在英国私立教育里,所有的礼仪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外在,而体育运动赋予个人的精神面貌才是内在的礼仪。体育中的首要概念是规则,然后是职业道德观,在规则里与队友甚至敌手互动,真心地尊重运动里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裁判和对手,与旁人在规则里沟通,这些表现出来,才是外在的礼仪。

  在曼彻斯特,毕业于伊顿、代表我国参加奥林匹克马术大赛的华天面对镜头侃侃而谈:“骑马运动不像很多人认为的是奢侈品,让你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而更重要的是人与马之间建立的联系,与队友之间的关系,学会表达和倾听。”

  其实,这次没有安排去拍摄的划艇,也在私立学校非常流行。就这个运动而言,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不管是双人、4人还是8人,划艇上没有明星,如果要赢,是赢在所有队员动作一致、力量一致,哪条艇上有一个弱手,整体就会被拉慢速度,从而失去竞争力。而这些,不需要教练教,孩子们在训练的时候,自己就都体会出来了,所以比起足球、篮球、板球和橄榄球那种有某个突出球星就可能赢得比赛的运动,划艇也许才是真正的集体运动。也因此,在常年阴雨、泥泞满地的英国,私立学校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们仍然用划艇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同时锤炼他们的体魄和意志。

  对于精英教育,从上议院议员的贵族卢卡斯勋爵到威斯敏斯特公学的派特里克校长,都声称他们在培养自信、独立的下一代,在教育未来的社会公民。“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在某个需要负责任的位置上做出决定,而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智慧地运用他们手中的权利,能够严肃地对待那些责任,并懂得他们自己和整个社会有着怎么样的潜力。”

  周轶君在伦敦南部的德威公学跟拍了戏剧课、美术课和英语课,英式教育特有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看起来是那么的熟悉,在英国上学的孩子们每天的学校生活就是这样的。也因此,前英国私校监督委员会总督察,现任英国证书与考试委员会监事的克里斯汀女爵士就说过:“英国私立教育最大的意义是给公立学校树立了一个对比的样板和追赶的目标。”

  其实在英国,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都秉承一样的教育理念。 20世纪30年代,留法、留苏过的汪泽楷教授就总结过:“英国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育人的不徇私、不畏难、有良知、有荣誉、为他人肯牺牲自己。英国人并不主张从小就培养天才。英国这种新的教育理论是人类社会史和教育史本身的发展,他们根据心理学提出的‘个性全面发展’是个很重要的成就。”

  但现在,公平已经成为最新的“政治正确”,比如英国工党就宣称,该党一旦上台执政的话,将首先取消目前私校享受的慈善组织地位,以及撤销一切对私校的公共资助和税务优惠,逐步取消私立学校,而且也将限制英国大学招收私校学生的比例。(文/李爽 供图/所以然工作室)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