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有没有假期?在唐朝当官,各级官员每天要工作几小时?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1 14:03

冬至也有着比较重要的政治意义,欧博官网

在这一天,皇帝会在南郊祭天,宴请群臣并大赦天下。

这两个盛大的节日,

都会给官员们放七天的假期。

唐人也十分重视清明节,

并且在清明之前一天,还有一个寒食节。在寒食节这一天要禁烟火,吃冷食,以纪念被晋文公失误烧死的忠臣介子推。而

到了清明节和寒食节,一共要放假四天。

到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我们现在的

中秋节

,以及

夏至和腊日

都有三天的假期

。夏至和腊日与冬至类似,在这两天同样要举行祭祀,祈祷丰收和来年的风调雨顺。

这些都是比较长的假期,而只有一天的假期则更多了。

2、短休

在正月的七日,十五日,晦日(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春秋二社祭祀的那一天,都会给官员放假,欧博再加上之前的元日假期,

可见唐代官员在一月份是有很多假期可以休息的。

正月之后,在每年的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即端午节)、三伏日、七月的七日和十五日、九月的九日(即重阳节)和十一日也都会有一天的假期。

这还没完,

唐代还会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放假。

在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的节气上也都会给一个星期的假。

唐代时除了这些和节日、节气有关的假期,

也有类似现在周末双休的制度

。他们会在每旬的最后一天放一天假,一旬也就是十天。

有趣的是,类似于现在周末双休的荀假制度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汉代时,官员每五天可以放一天假,

比唐代时的十天一日假要多一倍。唐代到元代,都一直遵循着十天一旬假的制度。

明清之后

,干脆废除了这一制度,

取消了这一类的定期假期。

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个可能是反映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官员要处理的政务越来越多。

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欧博娱乐皇帝的权力越来越集中,

官员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则越来越低

,假期当然也随着地位的降低而减少。

3、人性化的假期

在这之外,

唐代的假期还会考虑到官员的个人和家庭生活

一位学者还提出过一个解释,他认为假期由汉代的五天一日到唐代的十天一日,是与官员的住所有关。

汉代的官员大多住在自己的官署,

晚上也在官署休息

,即便是在理论上的下班时间,住在官署里的官员也会处理政务。

直到放假,官员才会回到自己的家中,从繁缛的公务中脱身来陪伴家人。而到了唐代,生产力发展,城市面积更大,交通也更便利,

官员白天在官署上班,

夜晚就回到自己的家中休息。

官员们在官署中所待的时间减少了,相应的假期也自然随之减少了。事实上,这也只是把原本的假期的一部分均摊到了每个晚上的下班时间。

唐代时很多官员都有自己的田产,欧博allbet官员在上任时也会获得官田来进行耕作,

官府在五月也会给官员田假

,让他们回家打理自己的农田。

《诗经·豳风·七月》

中有一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意思是到了七月份,大火星会出现在西边的夜空,酷暑褪去,冷意渐起,到了九月份时,天气变得寒冷,要多穿衣服了。

所以到了九月也会给官员放授衣假

。授衣假和田假的时间一样,都是十五日。

以上这些便是唐代时所有官员都能够享受到的每年都有的假期,一共113天。

这113天甚至还不是官员能享受的所有假期,因为唐代官员大多在外地为官,家书难寄音容,

于是官府还会给官员放探亲假

,探亲假的长度还会根据官员与家人之间的距离而有弹性变化。

父母的居住地超过三千里的,每三年可以有三十五天的探亲假;父母远在五百里外的,每五年给十五天假期。

而且非常人性化的一点是,

这些假期的天数都是不计算来回的日程的

,也就是说是从官员到家而不是官员启程开始算的。

除了探亲之外,官员遇到婚丧嫁娶也会给假期。

在官员的亲属有婚嫁时,也会根据路途和亲属远近给九日、五日、三日到一日的假期,如果是九日到五日的长假,也是除去路途上损耗的日期的。

遇上官员服丧时,也会根据丧葬时“五服”的排序来给不同长度的假期。

古代除婚丧嫁娶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冠礼

。古代男性到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在社会身份上代表他已经成人,因此二十岁的男性也被称为“弱冠”。

而官员自己的儿子举办冠礼时,给三天假,五服之内的远亲行冠礼时,也会给一天的假。

这样算下来,唐代官员一年下来,

光放假时间就占到了三分之一

二、《唐六典》中规定的工作时间

根据《唐六典》中的记载,所有的尚书省的官员,都要在日出时到达官署开始工作,到了中午便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休息,

每天只需要上半天的班。

可是半天的工作时间,足够处理完全国那么多政务吗?如果下午有紧急的政务要处理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尚书省的每一个官署都要有一个人留下来加班

,留下的这个人要在下午独自处理政务,他的工作时间也就是从日出开始,一直工作到日落

这样的官员被称为

“宿直官”

,宿直官并不是特定的官职,没有特定的人选,

而是在官署内部轮流来做的。

中央官员待遇好的地方还不仅限于工作的时间,在中午下班之前,唐朝的官员还要进行会食,也就是官员们聚一块吃饭。

而会食的饭菜则是由朝廷来准备的

,也不需要官员为此交钱。

甚至说到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国家财政紧张,无法为官员安排会食。

朝廷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取消会食,而是会直接给官员们放假,当然了,不可能所有的官员都有这么好的待遇,这只是中央官员的待遇,

而在地方州县的官员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的。

地方上的官员大多要工作一整天

,分为早衙和晚衙,早衙的工作时间与中央官员的一致。

而会食过后,官员便要开始晚衙,继续上午的工作直到夜晚。

三、军人的工作时间

前文所提到的官员大多是文官,

武将的工作时间和作息是远没有文官这么宽松的

唐代初期实行府兵制,武将大多居住在卫所之中,前文中的大部分假期都是武将与军人所不能享有的。

即便是到了元日这样重大的节日,

也不是所有的军人都可以享受假期

,在百姓欢庆节日的时候,军队还要增加人手来巡逻守备,以保证地方上的秩序和安全。

如果是边地的军队,则更是艰苦,可以说是枕戈待旦,

随时准备接敌或是发动。

而唐前期的府兵制度还是所有兵役人口轮流服兵役,不会让府兵长期待在军队中。

唐后期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大面积实行募兵制。

而募兵实际上就是职业军人

,他们终日待在军营之中,作息则更加辛苦。唐代的募兵是没有退役制度了,进入军营后便不能脱离军队,想要离开,一般就只有战死、逃兵和活到自己足够老这三条路。

对于这些人而言,假期是一种奢望,

他们真正可以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结语: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观察唐代的官员的工作时间与假期制度,我们可以发现,唐人的工作与休息实际上都是与农时所息息相关的。

这足以体现农业这一经济基础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之大,之深。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