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到薄熙来:盘点60年官员形象之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0 18:44

话语:从套话到个性化

长久以来,欧博官网官场比较流行的是“正确的废话”,“假、大、空”,上传下达,照本宣科,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官话泛滥往往会直接损害官员在百姓心目的形象。“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的著名讲话,时至今日仍有必要继续大力宣传。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政上海期间,曾力批官员的“话语平庸”:“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

真话,过去只有退休干部说,一个可喜的变化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在言语间展现自己的个人风采、真情实感。薄熙来、李肇星、汪洋等官员的话语风格备受民众欢迎。只是往往职位越高,越敢于讲切中利害的真话,而大量的普通公务员,仍在官话中徘徊。

改革开放已过而立,而官员的思想解放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塑官员话语形象是一堂必修课,也是一项涉及到能力、观念、制度等的系统工程,在未来官员的形象要素中,欧博将越来越重要。

施政风格:从四平八稳到高调张扬

曾经的官员形象总是严肃、中规中矩、小心翼翼,在最大程度上与他人保持共性,永远是“温良恭俭让”的千人一面;而现在,官员们以鲜明的施政风格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已成为政坛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从宿迁到昆明执政的仇和,上任之后新政不断,公开领导工作电话、勒令打瞌睡官员辞职、要求1/3公务员去招商、要公务员学五门外语等等,仇式旋风刮遍春城,震撼全国,成为了中国官员新形象的代言人。此外,还有“铁娘子”吴仪、铁面审计长李金华、“魅力”薄熙来等一批个性官员,他们都从共性突围到个性,或敢说敢干,或锐意创新,如明星般赢得无数拥趸。在一项“您愿意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领导干部吗?”的调查中,高达72.6%的中青年官员选择了愿意。

官员的个性执政在赢得人们赞赏的同时,也带来了争议。人治与法治之争成为焦点,人走政息成为忧虑。但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仇和的人都承认,他为昆明带来了一股全新的锐气。越来越多的官员敢于推行个人烙印分明的新政,说明我们的体制对官员个性的容忍度越来越高。在社会日益开放包容、法制体系愈加成熟完善的今后,可以预见,将会提供给官员们施展个性更大的舞台。

媒体形象:从扁平符号到立体触摸

无论是身处乡村还是城市,除了从身边日常生活的变化感知官员的各项举措外,欧博娱乐触摸官员形象最主流的渠道就是媒体。在建国初期,由于人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最普及的媒体就是广播,不论是领导人还是优秀典型,其活动和事迹都从大喇叭或半导体中流出,任听众自行想像。后来报纸逐渐普及,上面除了文字还配有官员照片,人们对官员的形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媒体上所塑造的官员形象总是一种高大全的套路,官员的面孔总模糊而相似。改革开放后,随着媒体的发展,官员“曝光率”的增加,民众对官员个体的认知日益加深。如今,电视成了官民沟通不可或缺的媒介。学会电视传播的大众语系,已成为官员的必修课。老百姓不再仅仅是一个接收者,而是可以发表意见的参与者。而官员形象也更加亲民。

进入网络时代后,有近4亿网民作支撑的互联网更将官员的一举一动放大,成为了获取形象的直接来源。国家领导人也做客网络,引来粉丝无数,成为了网络民主政治的积极实践。在汹涌的网络“民意”下,网民甚至不仅是参与者,甚至成为了官员形象的再塑造者。周久耕的天价烟、周森锋的打伞门等等皆为网络的集体杰作。官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经网络的扩散,欧博allbet可以引发“蝴蝶效应”甚至导致一场舆论“台风”。在媒体网络无处不及的将来,如何全方位地塑造好媒体形象,是官员们会面临的越来越重要的考验。

形象重视程度:从原生态到形象设计

官员对个人形象的重视与媒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以前官员都在办公室里呆着,没那么多上镜和面对公众的机会,对形象的要求只要整洁大方就行。现在的官员却已被媒体席卷,随时可能面对着亿万观众,来赢得宝贵的政治表现分。有人指出,官员们在外交、礼宾、商务等场合的形象非常重要,对个人形象的重视,是一种必要的政治修养。有需求就有市场,官员形象包装和设计的行业应势而生。

包装分两种,一种是“秀外”,据整形专家陈焕然介绍,中国官员及其太太整容数量约占整容总人数的15%到20%。官员整容的高峰时间是每年“两会”之前。一般的项目是做去眼袋和去皱,有些女官员还会增加吸脂等塑身项目。

另一种包装是“慧中”,从面部表情到肢体语言,都可以在事前进行精心策划。湖南曾出现一家叫“千般秀”的会所,专门推出了为官员进行商务形象策划的服务项目。在这样的策划下,如何微笑、如何握手、如何说话等都有章可循。工作带上了表演的色彩,种种表现亦真亦幻。

官员对形象的日益重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然而,形象设计不能剑走偏锋,如何让表演不要沦为作秀,最终还得看官员的执政成果。

干部形象感怀

◎文_欧可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沧桑巨变的60年,也是干部形象在曲折坎坷中丰富立体的60年,在历经沉浮、大浪淘沙中逐渐完善成熟的60年。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我想就我所亲历的一些具体事情,从不同侧面观察思考干部形象的变化。

作风——形象

1964年大学毕业后,我本来是申请到三州(甘孜、阿坝、凉山)去当教师的,因中共中央西南局根据毛泽东同志选拔革命接班人的指示,从云贵川3省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考察选拔了50名而分配到了西南局组织部。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学习后,便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我先后在南充的木老、舞凤、清溪公社和简阳的贾家公社搞了近两年四清。

四清运动的指导思想无疑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搞的是“左”的那一套。但是,四清工作团(队)干部的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以及在群众中的形象,总体上是好的,和农民群众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工作队员大多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除了农闲或雨天,和社员一样出工,挑粪、栽秧、打谷,还到城里帮生产队掏大粪拉回来。老同志言传身教,为我们新来的做表率。

在木老公社二大队七队,我和另两名同志住在生产队的棉籽房里。我在一户下中农家搭伙,顿顿都是一锅红苕粥,偶尔会见几粒米。菜就是小青椒剁烂用盐一漤,一端就是一两个月,见不到一点油星子。因为几个月没洗过一次澡,背上长了痈疽,随便贴了一点膏药,结果越来越严重,拖了半年多也不见好。面对紧张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没有谁有丝毫的怨言。那时的中国,谁不充满革命的激情?

两年的四清,使我对当时的农村和农民有了切身的了解,还和社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今天的农村和40多年前比,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干部作风不正,已成为农村干群冲突的主要矛盾。有的地方村民编了顺口溜:“蹲在机关甩大袖(打扑克),下到基层瞎忽悠,富户人家喝喝酒,飘飘然然枕无忧。”干部形象如何适应群众眼睛越来越亮、参政意识越来越强、监督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同志——老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个好风气,那就是党内不称官衔,从西南局第一书记到下面的一般干部,大家都叫同志。再有就是称年纪比自己大的老张老王老李,称年纪小的小张小王小李,同龄人干脆直呼其名。耳濡目染,我们新进机关的同志也习惯这样叫,从来没有觉得不自然、不合适、不习惯。到农村搞四清,社员都叫我“欧同志”,感觉挺亲切的。

可惜,这一好风气在上世纪80年代后消失殆尽。在一些党的机关里,“书记”满天飞,“常委”遍地跑,迎面碰到的都是部长、主任、处长。本来,“×常委”这个称呼就很别扭,但有的人你不这样叫,他还装着没听见;有的书记在讲话中自称“书记”,深怕不这样就掉价了,丢份子了。更有甚者,有的一把手还喜欢别人叫他“老板”,热衷于当掌柜的,把党的组织当成自己的领地,这是不是干部形象的倒退呢?

毛泽东就一贯主张和提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1965年12月,中共中央曾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任何负责党员包括中央领导同志的个人意见,不要叫‘指示’。”这一写于30多年前的党中央的决定,现在读来就像是针对眼下现实做的。

称呼问题看似鸡毛蒜皮,但也是干部形象的综合反映。到底是“老板”形象、“铁哥们儿”形象,还是群众贴心人形象,是官本位,还是以人为本、党员主体本位,是党内人人平等,还是分三六九等,一听称呼便知是怎么回事。

“臭货”——“俏货”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没想到在党的高级领导机关工作,又是大学毕业生的我,要找个对象难于上青天。

当时,西南局宣传部的女同志要给我介绍对象,先后介绍了3个都吹了。第一个见了一次面,先问我是什么成份。我老实告诉她,一直填的是“小土地出租”,但分配到西南局之前,组织部的同志说我的成份应为职员,因为我的父亲是革命干部。她一听,反问了一句:“不就是小地主嘛!”一切就此了结。

34下一页 >>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