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外省官员到京师办事 为什么不住旅馆住寺庙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0 11:35

热播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宗宪进京述职,欧博abg居住在皇宫外面的贤良寺里。贤良寺,顾名思义,是一个寺庙。由于其离皇宫很近,成为明朝外省官员进京办事时的首选居住地。

多年以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封疆大吏进京时,都寄住于贤良寺。

贤良寺最初是著名的“十王府”,是明朝皇子就藩前居住的集体宿舍,档次还是蛮高的。大部分明朝外省官员进京时,无法享受这样的待遇,只能另选住处。有意思的是,欧博官网明朝外省官员进京时,一般不会住在旅馆或者会馆,他们更喜欢住在寺庙之中。

这里有一个故事。

万历时期,有一个叫李廷机的内阁大学士,不满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愤然写了一份辞职信,然后腾空住所,让老婆孩子先回福建老家,自己暂时住在皇宫附近一所庙宇里,等万历皇帝把辞职信批准后,欧博立即挥手“拜拜”。

可是李廷机左等右等,没有等来万历皇帝的批复。李廷机深知万历皇帝的性格,倒也不觉得意外,便又一鼓作气地写了5封辞职信交上去。但万历皇帝依旧没有批复。李廷机来了脾气,一封接一封辞职信交上去。最后,足足写了123封辞职信,均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屈指一算,李廷机竟然在这座寺庙里住了5年之久。李廷机没有辞掉职务,反而得到了一个雅号“庙祝阁老”,欧博娱乐成为明朝官场一件趣事。

明朝外省官员进京时,为什么不愿意住在旅馆或者会馆呢?

这是因为,有明一代,至少在公开层面上,官员的俸禄是偏低的。维持一家老小生活已然不易,哪里拿得出余钱来住旅馆?明朝旅馆又常常与茶楼、酒肆等休闲娱乐场所混搭,堂堂朝廷命官出入其间,难免不会被人指指点点,传到御史耳中,还有好日子过吗?

明朝甚至禁止官员超标准住宿。《大明律·兵律五·邮驿》规定:“凡公差人员,出外干办公事,占宿驿舍正厅上房者,笞五十。”这就是说,如果外省官员进京时贪图居住舒适,住在旅馆上房,被发现后,会被打50大板。

另外,官员一个人住在旅馆里,也给人一种凄凉无助的感觉。明朝诗人田四科一首《旅馆》,“旅馆清尊日复斜,鹧鸪啼处客思家。晚来墙角胭脂雨,落尽山桃满树花。”就写尽这种心态。

同样,外省官员进京时,如果住在带有联谊、结交性质的同乡会馆,也是在给御史送弹劾的“子弹”。毕竟,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极力防止官员拉帮结派、互相勾结。外省官员千里迢迢奔赴京师,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必住在会馆里担惊受怕,给自己找罪?

相反,明朝时期,不管是北京还是南京,京师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寺庙,比旅馆的数量还多。与大家想象中“青灯古佛”的凄凉景象不同,绝大多数寺庙规模可观、环境优雅、住宿舒适、素餐可口,居住环境与旅馆、会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然成为外省官员的首选。

同时,寺庙是公开场所,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烧香拜佛。外省官员住在里面,免除了旅店的喧扰、会馆的是非,拒绝了各种迎来送往,就算有同僚前来探望,也可回赠一杯清茶,显示出自己坦坦荡荡的胸怀,让皇帝十分放心,让御史无话可说,何乐而不为?

【参考资料:《明史》等】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