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三杰”的那些经典中国史著作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1:42

孔飞力对这部著作非常自负。相对于他的另外三部专著和其他专题论文,欧博abg这本书确实很不寻常。总的来说,孔飞力治学的宗旨,他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在此书中有最为直接的展现。

孔飞力以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为主轴,将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性议程"归结为三组相互关联的问题或矛盾:政治参与的扩展与国家权力加强之间的矛盾;政治竞争的展开与公共利益的维护之间的矛盾;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同地方社会财政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三组问题并非始于清代,而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但却跨越了朝代鼎革一直存在到帝制晚期,并在帝制崩溃后继续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时的基本问题。

3.《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这本书可以说是孔飞力教授的成名作。该书的副标题是“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作者通过对清末的团练、地方武装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清末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并就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在书中,孔飞力教授利用了大量的地方志和其它中文资料,引进了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历史问题,是美国中国史研究中的经典著作之一。

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1.《大门口的陌生人》

这本书是魏斐德的成名力作,堪称社会史与地方史写作的典范之书。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2.《洪业——清朝开国史》

这本书是久负盛名的史学名著、严肃历史写作的典范。魏斐德教授匠心独具,把中国历史上王朝循环中的一环——明清嬗代过程,作为运思课题。此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它使人看到,欧博官网中华帝国的体制与秩序中天然包含着走向衰微的因素,而王朝更替则构成了重建秩序的机制与途径;满人入主,在此被视为一种重建秩序的特殊动因。

3.《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

这本书是魏斐德教授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一部影响甚广的著作。作者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一位旷世伟人究竟靠什么思想予以滋养?”魏斐德教授驰骋往来于康德与王阳明之间,在中西文化宽阔的思想史海洋中,分析毛泽东的“知识环境”,架设起透视毛泽东的思想的哲学桥梁,认为贯穿毛泽东一生的全部哲学,就是他处理客观历史与主观意志矛盾的辩证法。

4.《讲述中国历史》

这是一部非同凡响的历史著作,是魏斐德毕生学术研究的论文集。他从世界史背景下切入中国历史,又将论述的笔触探入中国历史的枝节,从宏大到细微,奠定了这部重量级历史著作的叙述基调。他对中国与17世纪世界的危机、明清中国皇权的实质和治理模式,知识分子与公民社会,文人与忠君的立场,民国时期的战乱与上海的走私,以及民族与革命、中国的现代化等方面的论述,不仅涵盖了当今学术研究的诸多重大议题,而且其广阔的学术视野、深湛的治学功力与生动的历史叙述,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楷模与挑战。

5.《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

这本书叙述了一个非凡的秘密警察,一个阴影般的险恶幽灵——戴笠的一生。他的生活体现了20世纪中国所具有的、在封建式的多变个性与难以逾越的职业纪律之间的平衡。无数史料织成的真实戴笠,不再神秘,不再传奇。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间谍史,更是另类民国史。

6.《上海警察》

这本书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1927年至1937年上海特别市警政及其与多种政治力量对抗、合作的历史,其中重点分析了国民党如何在这十年中依靠警察力量将上海转变成一个国民党表现自身的舞台;澄清了国民党政权其他方面的问题。魏斐德教授完全摆脱了孤立地就警察论警察的模式,而将上海警政的变迁与整个城市治安环境的变迁乃至20世纪中国的政治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欧博缜密地分析论证了国民政府上海公安局的成立、作用及其演变,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大史识和大视野。法国知名汉学家白吉尔教授称这部著作“必将具有历久不衰的学术价值”。

7.《上海歹土》

战时的上海市有一片“歹土”区,它是指沪西一带歹徒出没之地,这里是暗杀等恐怖活动的中心,又整日充斥着赌博等城市犯罪。书中的内容论及1937年8月中、日在上海正式开战后至1941年12月美、日爆发珍珠港战事之前的这段时期内,作为“孤岛”的上海之政局和社会状况,生动地再现了上海这一段特殊的战乱岁月。全书引用了大量同时代的汉文资料和外文记载,有些资料至今鲜为中国的上海史研究者所见和所用,殊为珍贵,是了解上海城市历史的必读之作。

8.《红星照耀上海城》

这本书讲述的是1942以后,特别是1945年以后,共产党如何通过在旧政权警察内部进行活动,建立秘密支部,到解放以后,将国民党领导的上海警察机构变成由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安局。书中细致地描述了1949年以后至l952年上海社会管理的历史。作者认为,在解放后五年内,新政府控制了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难民问题,扫除了上海的不法现象,加强了对城市的控制,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壮举,是一次革命的胜利。

9.《中华帝制的衰落》

这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魏斐德教授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欧博娱乐超越了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反应”研究模式,是很好的中国近代史入门读物。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

1.《曹寅与康熙》

这本书是史景迁步入历史研究的起步之作,也是他“最学术”的博士论文,格外厚重、耐读。史景迁用一如既往的细致笔法,勾画出盛世中“主人”与“奴才”之间相互依存的政治样态。以曹寅在江南织造任上的生活为着眼点,描述和探究了清初统治者与江南富庶地区及该地区代表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刻画出在康熙盛世这个表象之下的种族矛盾和社会冲突

2.《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凭恃着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来治理国家?他自周遭的世界学到什么教训?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么事情能令他龙心嘉悦,又是什么事情惹得他龙颜勃怒?身为满族征服者的苗裔,他如何适应于汉人的知识和政治环境,又是如何受到来京西洋传教士所夹带之西方科学与宗教思想的洗礼?在这本书里,史景迁打破习以为常的线性时间意识,而悠游于故纸堆之间,尝试透过康熙本人之口,述说康熙内心世界的种种欢愉、悚惧、猜疑、懊悔、无奈,乃至于追忆、梦境,俾以深入揣摩康熙的人格特质、心智意念。

3.《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史景迁教授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4.《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张岱是公认的明代散文大家,其传世名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堪称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无忧,性喜游山玩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但四十九岁那年,清兵入关,张岱的人生遭逢重大转折。他带着幸存的家人逸隐于绍兴龙山,务农为生,余生力修明史,八十八岁方成,是为《石匮书》,书成后不久亡故。

不论是怀志一生纂修的《石匮书》,还是《陶庵梦忆》里一幅幅简约、多情善感的前朝旧事,镶框着家族轶事与大时代的层层跌宕与悲喜交错──张岱一生的浮华与苍凉,在梦与忆的交错摆荡之间,隐隐浮现。史景迁认为张岱不仅是史家,也是热爱历史的文人。他书写张岱的一生、内心转折及过往追忆的同时,更深层探讨张岱身为知识分子,是如何借由回忆以及修史确立自身的存在价值。在得与失之间,唯有捕捉消逝的回忆,以书写对抗遗忘,才能坦然面对、甚或抵抗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这一点,无疑反映了历史与书写的本质与关系。

5.《胡若望的疑问》

十八世纪,广州人胡若望随傅圣泽神父来到法国,却被当成疯子囚禁在精神病院达两年半之久。是胡若望天生性格执拗乖张使然,还是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误解?“为何将我囚禁?”这既是胡若望的追问,也是历史的追问——究竟是谁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代史学大师的风采,自由流畅的结构、栩栩如生的叙述,使整个故事像极了一个目击者的深度现场报道,而这一切又都建立在细密的史料爬疏基础上。《胡若望的疑问》是将史料挖掘与生动叙事完美结合的史学佳构!

6.《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在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的时候,利玛窦试图用记忆术打开中国的大门,改变这个陌生的文化。中国人跟随他穿过大厅,欣赏图画,步入记忆宫殿的深处,走向十字架这个符号所代表的神学象征。利玛窦有八个记忆碎片奇迹般留传至今,四个汉字和四幅圣经故事画,正是通过这些偶然的遗存,史景迁用八个记忆碎片串联起利玛窦的一生,并巧妙地搭建起了两个伟大文明相互交汇的完整图景,这种强大的联想、构思、写作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7.《王氏之死》

这本书篇幅不大,再现的是清初山东剡城、淄川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主角之一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却惨死在丈夫手下。史景迁教授一向偏重文学性的叙事,试图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后,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以资料而论,《郯城县志》和其他几个地方的方志,是本书的重要依据。本书使用的第三种资料《聊斋志异》,属于虚构的小说,作者大量使用来建构清初山东地方民众的心灵图像。通过一幅幅鲜明的图像和具体的描述,我们才真正进入我们曾经靠着抽象的概念徘徊其外的乡村世界,真正走进这些人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难与梦幻之中。

8.《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满清政权何以维持长达 260 年的统治,其中的重要关键是满人入关之后即逐渐意识到,单凭武力是不足长治久安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而有效的思想统治,使汉族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上接受满人的统治。雍正刊刻印行的《大义觉迷录》一书,除了政治动机之外,更蕴含了内在深层的文化意义。本书讲述了《大义觉迷录》这部奇书的形成、流传、禁毁的细腻过程,乃由其间横生的诸多耐人寻味、匪夷所思的枝节,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旧文人的宿命。

9.《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

这本书写的是在中国的西方顾问。在1620年代到1950年代这三百多年来,这些人贡献优异技能,供中国人驱策。史景迁从上百位在华工作的洋顾问中挑了十六位代表人物。这十六人各有所长——有天文学家、军人、医生、行政管理专才、翻译家、工程师,还有一位职业革命家。

他们的生涯虽横跨三个世纪,但是所积淀的生命历程却有着惊人的延续。他们经历了类似的亢奋和危险,怀抱类似的情怀,承受类似的挫折,在行为中映射出他们的时代,也突显了中国固有的基本价值观。这些西方顾问都把一生的精华贡献给了中国,但他们个性中的负面特质,也惹得中国人在不同阶段抗拒西方人。今天的中国似乎已经足够强大,如果中西双方都对自己有了新的了解,至少还有机会不让由来已久的误认再度发生。

10.《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这不只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刺激与响应的书。史景迁把西方从 13 世纪到 20 世纪作家笔下新奇多样的中国,尽皆搜罗在这本书中:从蒙元时期的鲁伯克修士、马可波罗,一直到当代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但写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些仔细爬梳过欧西档案与文史群籍的历史资料,经过天孙巧手缝缀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缂丝挂毯,不但引人入胜,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

11.《中国纵横》

这本书不同于史景迁教授其他的专著,这部著作集作者几十年来中国历史研究之精华,涉及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史景迁对中国历史的悉心钻研,涉猎范围之广,见解之独特与深刻无不反映出作者一贯严谨的治学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地道的学院派风格。

12.《追寻现代中国》

这本书通过对160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考察,以作者信守的现代国家概念来探索当西方国家开始步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何以长期徘徊在现代国家行列之外的原因。对历史的追寻远不是本书写作意义的全部,作者更为关注的是对现代中国的解读。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