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的27件国宝文物,一文读懂中国器物史,让文物活起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00:51

《史记》中记载,欧博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就叫“夏”,但一直以来,严谨的学者研究们曾对此提出质疑:司马迁的话真的可信吗?夏真的存在吗?直至二里头文化发掘出来的文物,证实了夏朝的存在。

就像殷墟挖掘出的甲骨文文物证实了商的存在。现存的众多历史典籍反复提到,洛阳盆地就是夏王朝中心位置的所在区域。很多夏朝的文物,可以看出人们喜欢用天然的矿石如绿松石作为装饰物。

夏 二里头文化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2、商 妇好鸮尊 河南博物院馆藏

商 妇好鸮尊 河南博物院馆藏

妇好鸮xiāo尊是一件商代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共两件,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

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鸮(xiāo)在古代被视为战神,而妇好曾多次出征;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鸮纹形象仅见于商代后期,西周青铜器还未发现鸮纹。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被商朝视为吉祥物。在商代先祖的眼中,鸟不但是神秘力量的代言。

3、周 何尊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馆藏

何尊,最初称为“饕餮纹青铜尊”。是西周已知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2字,为研究西周初年的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是“中国”一词已知的最早出处“宅兹中国”。

“中国”在这里的含义,是指西周王朝的都城成周地区,即“天下”的中心——伊河、洛河流域,所提到的成周都城也就是今天的洛阳。

从纹样上来看,周的青铜鼎上少了一些商代青铜器上的鬼神之气和生命灵动,却展现出一种商代少有的沉稳大气,开始懂得以人为核心。

4、春秋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春秋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从这件文物来看,也诠释了春秋这个时期的国家背景——战争,所谓“春秋争霸”。越王勾践剑,中国一级文物,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

春秋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欧博娱乐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春秋时期,可以说贵族才有资格配剑。贵族和平民最大的区别就在是不是有钱、有闲、有勇气学习这样的“高科技”武器使用方法。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剑确实带有一种贵族之气。

春秋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5、战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战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曾侯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曾国的历代贵族从小就接受音乐的教育与熏陶,所以历代曾国国君有着很高的音乐造诣。

该件曾侯乙墓编钟文物是一件七声音阶乐器,以独特的五组七声音阶的音域打破了所有人的错误认知。中国古人,或者说上层贵族阶层,对音乐的追求和理解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相当惊人的高度。

6、秦国 秦简 里耶秦简博物馆馆藏

秦国 秦简 里耶秦简博物馆馆藏

秦简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秦国及后来的秦朝遗留下来的简牍总称。秦简的发现对于研究秦的历史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秦法律的研究,尤其重要。

里耶秦简对研究秦的统一和秦文化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秦王朝地方政权的一个标本。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文物例证。

在秦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

7、西汉 马王堆T形非衣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

西汉 马王堆T形非衣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

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东屯渡乡(今芙蓉区马王堆街道),是马王堆汉墓的众多随葬品之一。

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西汉初年的神仙方术思想,这件文物也说明了西汉时期,中国人独有的世界观、时空观成熟起来,中国人的生死观,视死为生,天,人,幽冥都在同一个时空中。

理解了这幅作品,也就理解了后来的“天人合一”观念。

8、东汉 铜奔马(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藏

东汉 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藏

该件文件于1969年出土于中国甘肃武威雷台古墓,是一件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的形象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的识别标志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主体形象,是国家一级文物。

东汉,是一个存在感不高的朝代,历经了八世十四帝,一百九十五年的王朝。东汉皇帝的更换速度飞快,欧博allbet而且有个怪异现象:老皇帝一死,小皇帝上台。小到刚百天就登基。

东汉 铜奔马(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藏

但这匹文物铜奔马却间接反映了东汉时期的马场水平,是在车马队的最前统领全军的青铜奔马,由于文物集巧妙的艺术构思与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准、且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因而被西方艺术家誉为“雕塑艺术的极顶之作”。

9、三国 漆木屐 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藏

三国 漆木屐 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藏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至今已有1700多年,于1984年6月出土。

此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直至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证实木屐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在日本逐渐使用。

而朱然墓的文物发掘让我们有机会一窥三国时期的物质精神文化高峰——漆器。漆器的地位也许远比不上瓷器、玉器,但实际上漆器是非常高级的。这种高级跟东吴的气质很像。

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绘盘 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馆藏

该文物描绘的是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著名贤人。季札就是吴人心中的文化符号,象征着一种雍容的、高雅的从容贵族精神,这在三国时期是很罕见的。

10、西晋 青釉神兽尊 南京博物院馆藏

西晋 青釉神兽尊 南京博物院馆藏

该件文物是南京博物院十件国宝级文物之一,越窑青瓷。1976年,西晋青釉神兽尊出土于江苏宜兴县(今宜兴市)周墓墩4号墓。

西晋时期的文物很少,西晋青釉神兽尊在六朝青瓷中罕见的艺术珍品,瓷器易碎更难存世。西晋的瓷器文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多用动物造型。除了怪兽,日用器具上用的多是鸡头、羊头、虎头等。

这与当时祸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相关,在那时,佛教、道教这样的成熟宗教异常兴盛。人们对这些动物演化来的神兽崇拜,祈求庇佑。

11、十六国 鸭形玻璃注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

十六国 鸭形玻璃注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

该件文物于1965年9月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的北燕冯素弗墓。这件文物就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最好物证。我国并非没有本土的玻璃工艺,产于今地中海沿岸叙利亚一带,须辗转经由西域通过柔然,传入北燕。

十六国 鸭形玻璃注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

因此,鸭形玻璃注是研究中国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其造型生动别致,欧博百家乐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件文物是一件进口的奢侈品。

从这件文物也可看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大混乱”、“大分裂”也形成了“大融合”。

十六国政权中,至少先后有十四个政权都是非汉族政权。有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五大少数民族,所以在很多历史典籍中,十六国时期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北朝 九原岗北朝壁画 山西博物馆馆藏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是忻州市发现的首座北朝墓葬。专家根据墓葬的规模推断,墓主人是北齐高氏的核心人物,是中国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北朝墓葬狩猎图。

墓道北壁上的壁画表现的建筑使用了斜栱,还使用了双柱式斗栱,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壁画中的神怪形象,是研究中国古人精神世界的宝贵材料。长卷式的狩猎图,在中国考古界非常罕见。壁画的画风、画中人物的形象都体现了草原民族的特点。

徐显秀墓嵌蓝宝石金戒指 山西博物院馆藏

徐显秀墓中体现文化交流的文物很多,也体现了其时代背景。北朝历经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再到北齐、北周,最后归于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为止,一共经历五朝。北方战乱结束后,不仅仅融合了胡汉,还沟通了中外文化,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13、南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 南京博物馆藏

南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 南京博物馆藏

竹林七贤和荣启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墓葬中常见的大型砖印拼镶壁画题材,常见于高级别规格墓葬中。在江苏的南京宫山、丹阳胡桥等地均有出土。

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是1960年4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宫山南朝墓葬出土的《竹林七贤砖与荣启期》砖印模画。

拓片。上图:荣启期、阮咸、刘伶、向秀,下图: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看似是文人的聚会,其实推敲出来的是那时候的背景。

南朝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亡南陈,南朝结束。一共二十四帝,计一百六十九年。南朝是一个复杂的朝代,看似温软如玉的时代,其实充满了阴谋、暗杀、人伦泯灭。南朝一共二十四个皇帝,至少十三个非正常死亡。

南朝的贵族们厌倦了这种循环,南方地区的知识分子、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开始沉迷于玄学、寄托隐于竹林之间,就是不参与政治。

14、隋朝 虞弘墓石堂浮雕 山西博物院馆藏

隋朝 虞弘墓石堂浮雕 山西博物院馆藏

虞弘墓是一座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隋朝官员虞弘与其妻子的合葬墓,是中原地区至今发现的唯一有准确纪年的西域、中亚文化墓葬。

虞弘并不是隋朝土著人民,他的民族粟特族,原本是生活在撒马尔罕、布哈拉一带(大致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的商业民族。

虞弘墓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汉白玉石堂四周及内外或雕刻或彩绘的54组图案。这些画面涵盖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宴饮场景,还有祭祀、射猎、乐舞、出行等状态。从这些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波斯、中亚文化初入中原文化圈的样子。

隋朝 虞弘墓

最能感受到波斯文化的地方,还是虞弘墓石堂的圣火坛。供奉圣火是粟特人的头等大事,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不可忽视,这就是波斯萨珊王朝所信奉的祆教,也被叫作“拜火教”。

虞弘墓 石堂圣火坛 山西博物院馆藏

可见,在大唐盛世到来之前,这里有着北方草原民族、中亚、西亚的大量商队、旅人、移民等的融合,奠定文化新一轮腾飞的基础。

15、唐朝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唐朝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该件文物于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马具有极好的节奏感,既能征战又能跳舞,现代体育项目中难度极高的“盛装马步”即是证明。

史书记载,在唐代人们已训练马匹舞蹈,以取悦于皇室贵族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种形制的壶在辽金时代的古墓中常有发现,是契丹文化的代表器物,但在唐代金银器中还是首次见到。

唐朝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这件银壶的出现,是唐代汉族和契丹等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显证。而很多历史爱好者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解释,该件文物是“唐王朝盛极而衰的挽歌”。

这批舞马最终流落到叛军将领手中,这一批被训练得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的舞马听见乐曲声,大概以为自己还在大唐皇宫之中,会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吧。

16、五代 琉璃堂人物图 美国大都会藏

五代 琉璃堂人物图 美国大都会藏

五代时期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明显的政治功能,此画出自南唐后主的御用画家周文矩之手。右边的室内画面描绘的是唐玄宗时期王昌龄在江南的琉璃堂。王昌龄经常会在琉璃堂举办诗会雅集,与文人雅士们一起谈古论今,讨论诗词歌赋。

左边户外有一个人趴在一棵弯弯的松树上,他就是李白。

五代 琉璃堂人物图 美国大都会藏

这些线条看似自然,但又有不平滑的地方,这种创作手法叫作“颤笔”。《琉璃堂人物图》努力展示唐朝文化,以标榜自己王朝合法性,与此同时整幅画里也透着浓浓的“南唐风格”。

五代 琉璃堂人物图 美国大都会藏

除了这幅画,五代还有一幅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其政治意味比《琉璃堂人物图》更浓。这根本就是一幅“监视画”。当时的皇帝李煜派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画的作品。被后人称作“十大传世之画”。

韩熙载夜宴图 北京故宫博物馆馆藏

韩熙载是从北方逃到南方的世家子弟,到了后主李煜时候,他已经是三朝元老,被南唐君臣猜忌。重用韩熙载的李璟死后,后主李煜对这位自视颇高又直言进谏的老臣没有耐心,时政遭人弹劾,因此为保全自己,在画师来之时,特意不在朝政、醉生梦死的现状。

其实也是展现韩熙载对风雨飘摇的南唐和自己即将做亡国奴的事实还是充满担忧的。

17、北宋 契丹使朝聘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契丹使朝聘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这幅图很有可能是北宋中期的宫廷画师们,根据对真宗朝契丹使者朝聘的记录,意会所画。为的是让后人不忘宋真宗订立澶渊之盟的“功绩”。

直观反映了宋辽景德“澶渊之盟”后,契丹使至北宋皇宫朝见皇帝的礼仪场景。契丹使人排列在北宋臣僚之后不起眼的位置,而契丹礼物却得到突出的表现。

18、辽朝 杨贵妃教鹦鹉图 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馆藏

辽朝 杨贵妃教鹦鹉图 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馆藏

《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工笔重彩绘制,具有晚唐风格,也是目前见到的绘制时间最早、艺术效果极佳、再现杨贵妃仙姿真容的稀世绘画珍品。

这幅壁画表明早在1000多年前中原汉族人民和北方民族在绘画艺术方面便有着密切的交往。当中也可去推敲时代背景。

辽,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游牧民族建立且统治超过百年的王朝。辽把兼容草原和中原的二元帝国制度化了,为后世中国可以拥有地跨草原、中原的庞大疆域奠定了制度基础。

19、南宋 福建刻本《晦庵先生文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福建刻本《晦庵先生文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出版业的伟大进步,现存最早的福建书院刻本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不像金玉瓷器等皇家御用器皿那样珍贵,但是作为国宝级的文物,它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南宋。

南宋 福建刻本《晦庵先生文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233年,契丹人耶律楚材建议蒙古黄金家族称自己的帝国为儒教国家。这个主张触及南宋底线。蒙古人在北京重修了孔庙,就是要在文化上跟南宋争夺政权的合法性。

南宋朝廷不得不,加大步伐,发展理学,把理学奉为正统,列入科举和官方教学中。

南宋 福建刻本《晦庵先生文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庙堂政治少有作为,但来自民间的影响极大。印刷、出版、医学、药学、烹饪技术、造船法、天文学、军事火药、建筑甚至是世俗的大众化的文化娱乐,这些来自社会而非朝廷的“中国风”深深影响着后世的中国老百姓,甚至成为整个东亚,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精神气质。

20、金朝 铜坐龙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

金朝 铜坐龙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它的出土说明了金代铜坐龙的流行,以及铜坐龙的装饰功能,而且龙的姿态偏宋代中原流行的龙型特点。后据《金史·舆服志》载,金世宗完颜雍时期,把本朝以前所用皇帝乘坐的马车“找轼上坐龙改为凤”。这一改,也将朝代断送了。

21、元朝 渎山大玉海 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前玉瓮亭

元朝 渎山大玉海 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前玉瓮亭

“渎山大玉海”,又名“大玉瓮”、“酒海”,可储酒30余石,相传是元世祖忽必烈为犒赏三军而制,制成于公元1265年,系用一整块黑质白章的大玉石精雕细琢而成,口呈椭圆形,周身雕刻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翻滚,漩涡激流,气势磅礴。与忽必烈所创元朝的霸气相当。

也就是说是一件酒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它高70厘米,左右宽超过1.8米,膛身55厘米,重约3500公斤。

元朝 渎山大玉海 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前玉瓮亭

这件玉石文物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重量最大的巨型玉雕,开了大件玉雕作品的先河,是“镇国之宝”的其中之一,是中国划时代的艺术珍品,也成为世界宝玉石业发展史上罕见的杰作。

22、明代 嵌宝石金链香盒 南京市博物馆馆藏

明代 嵌宝石金链香盒 南京市博物馆馆藏

它是南京市博物馆藏的明代嵌宝石金链香盒,是南京将军山沐斌夫人梅氏墓出土。

明代 嵌宝石金链香盒 南京市博物馆馆藏

明朝是一个低调炫富的时代。在明代,炫富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人们逐渐打破儒家传统的社会秩序和等级观念,文化随之改变。

明后期,只要有钱,甭管什么出身,即便是一个寻常的商人之妇也可以穿金戴银。奢侈品成了当时的“潮牌”。

明代 嵌宝石金链香盒 南京市博物馆馆藏

23、清朝 寿山石雕螭“为君难”印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 寿山石雕螭“为君难”印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 寿山石雕螭“为君难”印 故宫博物院藏

这方“为君难”石印是雍正皇帝的宝玺,最能反映他在位期间的心态。雍正帝不仅把“为君难”制成匾额,还命人刻了多方“为君难”印章,钤于御书及古书画上,用以激励自己不要忘记作为皇帝的职责。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 ,但朝代分类繁多,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官方网站发布的:《中国历史纪年表》,自夏——清共19个纪年,65个王朝,加上认为非“正统”的共约83个王朝。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汉、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文物是每个朝代留下的印迹特征,我们可以从中探知些中国历朝历代的故事。

中国美物美哉,下期见~~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