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海明威的另一个身份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31 01:12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欧博abg1899.7.21-1961.7.2)

1918年,一位18岁的少年在意大利红十字会车队志愿服务期间,被奥地利迫击炮弹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死了,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去往掩护所时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当到达时,伤兵已经死去,而少年的身上共中了两百多块碎弹片。那天,他正在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个星期。

他就是海明威。

战争流淌在海明威的血液之中,也筑成了他的写作风格——凝练的新闻式笔法、不过于直白的表达、对人类苦难的冷静摹写,来源于战争对他的提醒:人类在不断地寻找生存之路,在不断地于生存之路上受伤。

“一见有救护车要开出,他就要坐上去,去看某种令人痛苦的创伤。”

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因渴望赴欧参战而不愿意上大学。不过,一次次参军报名均被拒绝,他最终到《堪萨斯明星报》做了见习记者。在《堪萨斯明星报》的7个月,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7个月,在那儿,欧博官网他真正开始学习写作。

年轻的海明威将新闻工作与战争当成了一回事,他自愿乘救护车和救火车前往凶杀案现场;法庭开庭时他总坐在前排;他以自己所见所闻如实报道城市丑闻。只要与行动、暴力和灾祸有关,他必定会抢先出现在现场。因在报道意大利战争中表现出色,刚满19岁,他就获得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

一位《堪萨斯城明星报》老编辑后来回忆起这个他带过的见习记者时说:“他喜欢行动,派他去中心医院采访时,他有一个惹人生气的习惯,那就是一见有救护车要开出,他就要坐上去,去看某种令人痛苦的创伤。”

海明威自己更是反复经历这种“创伤”——他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报道,被炸成过重伤,膝盖被打断,身上所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就有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

战争与创伤是他记者生涯的主题,亦是他写作的主题。一生中,作为记者的他遍历希腊、土耳其、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古巴及非洲,曾以战地记者身份亲历20世纪欧、亚大小战争。1941年二战期间,中国之行后曾写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他的新闻稿件着力于展现战争的真相,而他的文学作品则如匕首般切入更深的层次:

展开全文

“老兵们始终满眼倦态,欧博士兵们听着同样的谎言,尸体上总会飞出苍蝇。”

美报道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第一人:“日本永远征服不了中国”

1941年,宋美龄与海明威夫妇

1941年,海明威结束西班牙内战的战地记者工作之后,与新婚妻子玛莎来到中国,成为第一个报道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美国记者。当时,《午报》让他去了解中国内战是否会发生,中日的战争情况,以及美国能否避免战争。同时,为了解中国对日抗战的现状和潜力,以决定对华政策,美政府官员哈利•德科斯特•怀特也让他调查国共关系,并写出调查报告。因此,海明威当时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午报》特派记者,又是美政府特派员。当时,中国的《申报》、《大公报》(香港和天津版)、《华商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都对海明威来华之事做了报道。

海明威与玛莎在中国战场听取了军事技术情况介绍,看到了“像愁眉不展的孤儿”的战士。他们策马一个多小时去观看为其举行的士兵向日本人筑垒的山头阵地发起进攻的军事演习,玛莎称其为“一次最出色最灵活的演习”,并观看了士兵表演的戏剧《一群鬼子》和《广州的横断面》。还到189团团部视察了一个训练营地、一座兵营和一些教室。据天津版《大公报》报道,他还曾随军队“乘沙船三艘,欧博娱乐趁夜间下游进驶”,进入广州前线破坏日本军事建筑。此番前线之行,他去了一些新闻记者和重庆高级军官都未涉足的地方,这些经历让海明威认为,中央政府的军队纪律严明、训练到位、军官合格、装备精良,日本永远征服不了中国,“这是远东第二件确凿可靠之事”。

根据与《午报》“无战事时作好记录回到国内再行写作”的协议,海明威此行所作的报道是回到美国才进行的。在报道中他多次强调,只要中国得到足够资金支持,日本就不可能打败中国,就无法南进。

与周恩来会面,评价周恩来为“杰出的外交家”

海明威在抗日烽火中访华,图为玛莎•盖尔霍恩(左一)和厄内斯特•海明威(左三)在华南。

在华期间,海明威在王安娜(周恩来秘书王炳南的夫人,德籍)的引导下,在周公馆见到了周恩来。据报道,海明威给周恩来讲了广州前线的情况。周恩来可能谈了皖南事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还针对国民政府总参谋长何应钦和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关于皖南事变的声明专门写了两个纪要交给海明威。

海明威对周恩来的才智和“巨大的魅力”印象极深。他认为周恩来是一个非常英俊而聪明的人,他在遍布密探和特务的重庆出色地工作,同各国驻重庆的外交使节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并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观点,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我在前线与中国军队度过了一段不错的时光,虽然艰苦却很有意思。”海明威这样总结了他的中国之行。

“就本质而言,我依旧是个新闻记者”

海明威一生最重要的几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无不带着一战、二战深重的痕迹。他说过他从不写自己凭空捏造的人物和事情。他不停地到达现场、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记录,他笔记本里那些见闻录、印象记和记叙文,是他许多年里写作素材的源泉。但他也说:“我必须敢于跳跃。”他所谓的跳跃,便是在新闻报道和小说创作之间的抉择,是对事实的平铺直叙和对事实的自由描写之间的抉择:“我记下了素材,但我必须使素材在头脑里活起来。”

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老人与海》,体现了鲜明了海明威式洗练风格。福克纳甚至曾说,海明威“从未用过任何需要读者查字典看看是否恰当的字眼”。

曾经有人问海明威,为何能把句子写得那么短,他回答:“站着写。”从早上6点半到中午12点半,他一天要站着写作6小时,用去7支铅笔。他使用语言的方法几近速记,只用最必要的一些词语,或者电报式的,言简意赅。

《老人与海》的素材来源于海明威古巴生活中的一次偶然交谈。在古巴的海边,一位老渔民向他讲起一次捕鱼经历。海明威告诉他的传记作者辛格:“老人向我说出他的遭遇和厄运时相当伤心。他捕到一条他有生以来未曾见过的大马林鱼,同鱼搏斗、周旋,把鱼拖到船边。那场搏斗把老人累得精疲力竭,但又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不过那可恶的鲨鱼却是他征服不了的坏蛋。他一想起这段经历,甚至于脸上也不禁露出痛苦和失望的神情。那是一场悲剧。”于是,回到家里,“我开始写作,并非按照他讲的故事写,而是根据他的叙述创作我的小说。”

在这次谈话中,海明威谈道:“就本质而言,我依旧是个新闻记者。毕加索也是一样,戈雅也是如此,看一看他的战争画吧,看一看他描绘的灾难以及斗牛场面吧。戈雅用画笔和调色板,我用铅笔和打字机。”

“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

写作中的海明威

1952年,距离海明威以双筒猎枪自杀还有9年。这一年之前,他已写作并出版一生中所有其他重要作品,而他所有作品中的瑰宝《老人与海》,即将在这一年问世。

这一年,美国《生活》杂志抢在出版界的前面,首次发表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海明威和他的读者们都不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紧接着,1953年后,普利策奖与诺贝尔奖相继而来。同一部作品,一个新闻最高奖,一个文学最高奖,恰好是对海明威一生写作生涯的绝佳总结。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眠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侍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海明威希冀通过这些创作能够控制因战争创伤引起的无法自控的负面情绪。

海明威的作品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

《永别了,武器》

通过战争与爱情交织的描写,讲述了战争导致了爱情的悲剧,而爱情的悲剧又凸显了战争的残酷

《丧钟为谁而鸣》

以其深沉的人道主义力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时也表达作者对英雄的尊崇,对邪恶战争的痛恨与对和平的向往。

上期中奖读者ID:稳住17

阅读季微信赠书活动开始啦!小编将从每期转发本篇文章并截图的读者朋友中抽取一位幸运读者,赠送精美图书一本。

获奖的朋友,请回复小编您的地址,小编会在近日将精美图书寄送给您!等候三日,过期不候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