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 张娜律师
前言
2025年初,欧博法律圈迎来了第一个重大变革。最高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自2025年1月1日开始,全国法院将在立案阶段全面推行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
最高人民法院在2024年12月26日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中明确,“针对类型化案件推广适用要素式审判,合理简化裁判文书”,此次要素式文本的推行是要素式审判推广的前置要件。作者结合上海法院在要素式审判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法律行业在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场景下将引发的变革、转型进行展望,以期对律师展业提供新的启发。
一
从“试行”到“全面推进”
2024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部分案件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试行通知”),针对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11类常见多发的民事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发布示范文本,示范文本自2024年3月4日起试行,试行期一年。文件同时指出,“当事人坚持提交其他形式起诉状、答辩状的,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不得以格式或者内容不符合示范文本要求为由,拒绝立案或强制要求反复修改,不合理增加当事人的诉讼负担”。正是基于此前试行阶段相对宽松的适应要求,欧博娱乐所以大多数法院在实践中未对文本作强制性要求。
而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通知则明确,要求“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做到通过线上、线下起诉时要素式示范文本应用尽用、应填尽填,确保向审判部门移送案卷材料时全部含有起诉状示范文本”,并在本年度作为重点部署工作推进,由上级法院对辖区法院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该文件同时明确“严禁以推广应用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抬高立案门槛”,但与此前的“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形成强烈反差,由此才在法律圈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有很多律师表示,难怪最近在立案时,法院会以材料“不符合审核要求”为由驳回立案申请。
二
什么是要素式示范文本?
现阶段发布的要素式示范文本主要包括要素式起诉状和要素式答辩状。
要素式起诉状是一种采用表格化的方式,将特定类型的纠纷要素进行提取,由各方当事人填写,法官通过对比各方填写的要素表,来抓取和识别个案的争议焦点。案件类型的选择上是常见、多发、法律关系简单、诉讼金额较小的案件,根据试行通知11类案件类型主要有:
1. 民间借贷纠纷
2. 离婚纠纷
3. 买卖合同纠纷
4.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5.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6. 银行信用卡纠纷
7.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8. 劳动争议纠纷
9.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10. 保证保险合同纠纷
11.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以买卖合同纠纷为例,要素式起诉状的格式如下:
要素式答辩状则是对应要素式起诉状,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进行确认或提出异议。以往在庭审过程中才确认的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欧博allbet从前端上进行明确,提升法官后期的庭审效率。
以买卖合同纠纷为例,要素式答辩状的格式如下:
关于其他类型的起诉状、答辩状的下载链接如下:
正式通知一经发布,有不少法律人对诉讼文本的格式化提出质疑,认为格式化将法律事实僵化处理,易使法官忽略案件细节,导致案件审理走向极端化,从而无法实现个案公正。笔者认为,要素式文本可以引导当事人聚焦诉讼需求和争议焦点,需提请法官注意的其他内容也可在“其他需说明事项”中填写或附页加以说明。在庭审阶段,律师作为代理人也依然有反复陈明观点的机会,并不会因前期格式的不同而对案件走向形成实质影响。
需注意的是,11类案件类型是在试行通知中规定的,2025年12月31日发布的最新通知中,并未对案件类型进行限制,这并不排除此后会对应用要素式文本的案件类型进一步扩充。
三
要素式示范文本的适用路径?
四
要素式文本是要素式审判的“推进器”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印发部分案件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的通知》(法〔2024〕46号)下发以来,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欧博百家乐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当事人、律师填写应用,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法院在示范文本引导、释明和服务当事人便利应用方面,保障不够到位,特别是将示范文本与立案、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应用不够充分,影响群众参与诉讼满意度和庭审实质化效果。”
“制作起诉状、答辩状是当事人参与诉讼程序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实现庭审优质化的前端要件”。要素式示范文本的推行,是推行要素式审判的基础。要素式审判被认为是案件繁简分流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审判方法之一,该方法早在2012年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最初试行,之后在全国多地探索发展。这也是最高院为何反复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起诉状、答辩状规范化工作的价值取向”。
在建立要素式表格基础上,法官通过对比各方填写的要素表,来抓取和识别个案的争议焦点,并以此为基础审查案件争议事实。法官在开庭时,首先对无争议的事实予以归纳并当庭予以确认,然后明确争议焦点;对当事人有争议的要素,逐项进行法庭调查,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滕威法官曾在采访中说道:“许多国家民商事案件的审理都有一个证据或者争点整理程序,只是有的是放在审前准备程序中,而有的则置于庭审阶段而已。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庭审主要是进行言辞辩论,而我们主要是审查证据材料的‘三性’,许多案件的大量时间都被消耗在审查一些诉讼价值不大的证据材料上,导致审查焦点不突出,庭审效率不高。”
要素式审判的目的就是提高民事庭审效率与庭审质量,让法官在庭前就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案件争议事实,在庭审环节可以简化庭审程序,提升庭审效能和质量。
五
上海数字法院对要素式审判的司法实践
2023年以来,上海法院以场景建设、数字建模为重点建立上海数字法院,通过搭建审判辅助大模型,辅助案件的全流程审理。
(一)庭前准备阶段:
1.搭建大语言模型,识别起诉、答辩信息。从起诉状、答辩状中抓取有用信息,形成要素信息表,简化对案件事实的收集。(本次要素式文本导入“一体化办公平台”可能就为解决这一环节的问题)。对于信息表里遗漏的要素信息,法官通过12368短信或一案一群方式提示原告进行补正。
2.被告围绕表单信息点勾选有无异议,并针对性发表答辩意见和举证。
3.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后,自动生成要素归纳。可区分为有争议要素和无争议要素两个类别,实现智能归纳。
(二)审判阶段:
1.嵌入公共数据共享模块。例如在股东知情权纠纷中,法官可直接获取企业的登记信息和持股情况,并将审核结果回填至要素信息中,形成这一要素审核的闭环。
2.搭建全国法院涉诉信息的大数据。可全面了解当事人涉诉情况,避免重复起诉、缠诉等现象,帮助法官全面掌握案件情况、防范虚假诉讼、防止程序空转。
3.设置裁判指引案例库。该模块中引入与争议要素相关的法条、案例以及主流裁判观点,供法官在审理中参考,有助于实现类案审理中裁判尺度的统一。
通过数字化赋能要素式审判,一方面能便利法官,一方面也能让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更加透明地参与案件审理。当事人与法官、当事人与当事人的线性交互,可以缩短在现阶段纸质材料传送的繁琐,便于工作留痕,也能缩短结案的时效。
客观来说,要素式文本、要素式庭审的变革对法院系统的影响要远大于律师。如果在个案的绝对公平和效率之间必须择一,相信更多的律师为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宁愿选择牺牲效率,这也是要素式文本发布之后律师同行表示担忧的原因之一。
写作本篇小文,无意对这一变革做任何评论性意见,只是在检索材料中发现,在数字时代的洪流之下已经有先行者躬身入局,运用技术手段赋能行业变革。律师作为司法审判环节的重要参与人,我们也可顺应趋势,在展业过程中运用要素式起诉状谈案,打破当事人对法律理解的信息差,帮助当事人分析在提交要素式文本背景下所处的优、劣势地位,从而确定不同的诉讼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国审判:“要素式审判法的理论与实践思考:庭审方式与裁判文书的创新” “中国审判”微信公众号,2017.1.17
2. 上海杨浦法院:“要素式审判+小额诉讼程序”,商事审判这样跑出“加速度”丨我为营商添砝码,上海杨浦法院公众号,2023.10.23
3. 马培:“大场景”来了!解锁要素式审判新模式“ “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2024.5.21
4. 赵飞飞:“我国要素式审判的现状与发展述评” “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2023.12.13
律师介绍
/张娜律师/
张娜律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专注民商事争议解决,先后服务近三十余家企业。致力于公司治理、资本市场重大争议解决、民商事诉讼,解决涉诉案件总金额数亿元,参与编写《上市公司控制权纠纷案例精析》。曾长期服务于国家电网省公司,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客户进行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及争端解决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文章内容,请于公众号后台联系授权,并于转载时注明出处。如有意向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