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149厂等联合打造的国内首条运载火箭3米级箱底批量产线,实现了第100件充液拉深整体箱底下线,相比国外第一代技术,此次双方自主研制的流体高压成形第二代技术,在高质量、高可靠、低成本方面优势显著。很多小伙伴可能会好奇,火箭贮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贮箱箱底为何又被称为火箭上的“皇冠”呢?它的制造过程究竟难在哪里?今天就跟随力力的脚步一起来解开这些疑惑!
什么是火箭贮箱?
运载火箭的贮箱,顾名思义,是用来贮存火箭燃料的,每枚火箭上都有好几个贮箱。不同用途的贮箱尺寸不同,例如直径3米的芯级贮箱用于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三子级;直径2.25米的助推器贮箱,目前主要用在长二F和长三乙等型号的运载火箭上。不同型号的运载火箭,也配有不同型号的贮箱。贮箱越大,装的燃料越多,火箭飞得也就更远。
贮箱的组成以及制作材料是怎样的?
贮箱是火箭的主体结构,通常由筒段、短壳和箱底三大件组成。其箱底为椭球形曲面薄壁结构,是关系全箭可靠性的核心关键构件,被誉为火箭上的“皇冠”。
火箭贮箱主要由铝镁合金和铝铜合金两种材料制成,其中铝镁合金主要用于助推器贮箱;铝铜合金主要用于芯级贮箱和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贮箱。
贮箱箱底为何被誉为火箭上的“皇冠”?
贮箱箱底结构由瓜瓣构件组成,这类大型薄壁结构成形过程中材料内部产生非均匀应力分布。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火箭的箱底是由瓜瓣、顶盖和过渡环“拼焊”而成,不仅有多条焊缝可能会影响箱底的可靠性和合格率,而且焊接前,每一个瓜瓣和顶盖还要历经下料、淬火、拉深成形、修整等十多道工序。因此,火箭箱底一直是火箭贮箱部组件中结构最复杂、制造难度最大、生产周期最长的产品,也难怪被人们誉为火箭上的“皇冠”。
贮箱瓜瓣样件
拼焊箱底
要想实现对传统加工技术的升级,主要面临的挑战有两个:一是“深腔曲面”,深径比达0.7,型面精度1.5毫米,要求极高。二是“超薄壁厚”,零件壁厚相对板幅来说非常小,不足3‰。这类深而薄结构刚度极弱,在成形过程会发生严重失稳缺陷,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长期难以突破的难题。美国NASA、欧空局都是通过增加板厚、绕开薄板起皱来解决这一难题,加工周期长,材料利用率仅为10%左右。
箱底成形技术的突破
面对困扰已久的国际难题,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教授团队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板材成形失稳起皱流体均布加载应力场调控理论,为超薄板整体呈现奠定了理论基础。让无形的液体听得懂“指令”,实现实时精准控制,通过大扰动流体介质溢出精准调控和匹配加载,成功把导致失稳的压应力调控为拉应力,从根本上解决了薄壁结构整体成形发生起皱的国际难题。
苑世剑教授和团队成员
在流体压力成形整体箱底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还研发出整体局部特征凸孔技术和装备,建成了国内首条3米级整体箱底制造生产线,形成年产300件整体箱底批产能力。流体成形技术与装备的成功实施,使我国火箭结构制造关键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国际先进的第二代整体箱底制造技术,大幅提升我国火箭大型轻质薄壁结构的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也为未来火箭的研制提供了关键产业化技术积累。
参考文献
[1]郭磊. 火箭贮箱箱底大型薄壁结构层次化装配偏差传递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20.
[2]https://mp.weixin.qq.com/s/J8Uk4MJO229W8CCgLPmsuw
[3]https://mp.weixin.qq.com/s/ORLQsovENryM6UZ1DZJw4Q
[4]https://mp.weixin.qq.com/s/eBTyDvw9piyU6i6yYbZznw
[5]https://mp.weixin.qq.com/s/W3UMoCuXkSYUrXOAriKxTQ
来源:力学科普
编辑:张宇 校对:敖雯菲
审核:张月华 何承健
监制:谢华容
总监制:魏凡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