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2 21:32

  “惟殷先人,欧博有册有典”。数千年来,中华典籍文献世代相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据《春秋左传》记载,在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家庙的鼎上,铸刻着这样一段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段古朴的文辞进行了通俗生动的解读,并借此告诫广大干部: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此,这段原本沉睡于故纸堆中的铭文重焕新生,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不久前出版的《习近平讲故事》就将这个故事收录其中。

  像讲述正考父的故事这样,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各类文章、讲话中引经据典,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准、详尽、系统的阐释,而且率先垂范,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欧博娱乐学术界、出版界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辟论述,潜心钻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关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切磋琢磨,发愤著述,通过展览展示、整理出版、典籍数字化等各种方式,梳理传统文化典籍,阐发中华文化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不断增强。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山东大学校园西北隅,在一栋老式办公楼里有一间普通办公室,被学生们称为“校经处”。从2012年开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杜泽逊和他的学生一直在这里进行着汇校《十三经注疏》的工作。

  “十三经”指的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这十三部儒家经典,而《十三经注疏》则又加入了历代学者对这些经典的笺释、疏解、注音等内容。这部总量达万余页的大书,版本复杂,各版本间的文字千差万别,况且不少内容佶屈聱牙,生僻难懂,始终没有一种为学界普遍认可的当代整理本。学者们最常使用的,只能是近200年前清代嘉庆年间刊刻的版本。《十三经注疏汇校》的完成将为通行整理本的出版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如今,社会文化的大环境日新月异,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的小环境也可谓前所未有: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及续编工程影印出版各类古籍善本1300多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全部敦煌写本实现数字化回归,“中华古籍资源库”累计发布1.7万部善本古籍的影像,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同样在陆续发布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面对众多过去难得一见的唐前写本、宋刻元椠,欧博allbet当代古籍整理迈越前贤,远景可期。

  有了充足的文献准备,越来越多的学者下苦功夫、啃硬骨头,不断推出代表当代学术水准、体现时代特点的古籍整理作品。

  对“诗圣”杜甫作品的整理,在清代一度达到鼎盛。钱谦益的《钱注杜诗》、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杨伦的《杜诗镜铨》等名著的出现,使得此后200余年,再也没有学者对杜甫作品进行全面整理。2014年,洋洋近700万言的集体项目《杜甫全集校注》和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独撰的《杜甫集校注》接踵而至,或文献丰备、注释周详,或博采约取、自出机杼,都展现了当代古籍整理的新貌。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由众多知名学者参与整理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不仅确立了现代古籍整理的基本范式和标准,而且成为文史学者必备的基本文献。几十年之后,随着学术的发展和读者使用需求的变化,原点校本的种种缺憾逐渐显露。从2013年开始,点校本《史记》《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辽史》《魏书》的修订本先后问世,一套“新定本”呼之欲出。

  五年来,凤凰出版社的《文选旧注辑存》、中华书局的《酉阳杂俎校笺》等一部部集大成式的传世文献整理作品陆续出版;中华书局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中西书局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等出土文献整理走向学术前沿,“海外中华古籍调查”、《海外古籍总目》等海外中文古籍回归项目在世界各地有序展开;地方文献整理突飞猛进,计划出版1000册的《新疆文库》汇集了新疆各民族经典力作、珍贵史籍,有500册规模的《浙江文丛》广泛发掘浙江历史、人物……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个立体、多元、多层级的中华典籍文献体系雏形初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欧博百家乐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深厚的典籍文献积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牢固基础。

  “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令人耳目一新。这一年的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他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著名哲学史家牟钟鉴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讲清楚”之后,他和好友张岂之、余敦康、张立文、王志民在一起学习讨论时的那份欣慰。他对四位同道说:“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讲清楚’是空前的,有新的高度,有更深的层次,特别是‘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重要的智慧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我们不仅不应自卑,而且还要感到自豪。”

  犹如风势之起,枢机之发,“四个讲清楚”提出之后,围绕如何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特性、本质、意蕴、优势,学术界迎来了持续不断的中华文化研究热潮。

  2014年,经学史家、湖南大学教授姜广辉出版《中国文化的根与魂》,就中华元典的价值和意义展开深入讨论。2015年,哲学史家、清华大学教授陈来出版《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这是国内首部系统讨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专著,以学术著作成为畅销书,在中国出版集团评出的“中版好书2015年度榜”中排名榜首。2016年至今,楼宇烈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牟钟鉴的《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张岂之的《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许嘉璐《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先后问世,几位耄耋老人,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多年思考向大众作了一次漂亮的“讲清楚”。楼宇烈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高声呼吁:“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传统就是我们的原创”“调整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比例,充分认识人文文化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重要意义”。

  典籍文献的全面整理出版,推动着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研究的发展。经学摆脱过去的保守成见,成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北京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儒藏》精华编中经学占据大部,此外《公羊学发展史》《周易今古文考证》《中国经学研究的新视野》等一批优秀著作相继问世,新经学研究方兴未艾。史学研究渐成显学成果纷呈,除了传统史学研究外,随着以清华简、马王堆、海昏侯墓为代表的出土文献整理出版,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由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领衔编写的五卷本的《中国通史》和一百集的同名纪录片交相辉映,实现了历史学术研究和当代传播方式的完美结合。诸子学研究的繁荣从《子藏》编撰的高速推进中可见一斑。继2014年推出第二批以后,《子藏》今年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第三批200多册,预计全部编成将达1300多册,超过《四库全书》的总量,此外《老子集成》《庄子学史(增补版)》等成果也堪称重磅。而在集部研究中,《中国散文通史》《中国诗歌通史》等皇皇巨著与《王安石全集》《杜甫全集校注》精品等相伴而来。

  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法论的鼓舞,传统学派流派传承创新,老树新枝,生机勃发。牟钟鉴《新仁学构想》、陈来《仁学本体论》树起了仁学的大旗;束景南的《阳明佚文辑考编年》、耿宁的《人生第一等事》夯实了“阳明学”复兴的基础。此外,新理学、新心学、新实学、制度儒学、生活儒学等儒学分支也异常活跃。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关于“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的指示,更是给梵文、甲骨学、简帛学、因明学、西夏文、八思巴字、纳西东巴文等传统冷门学术传承带来了无限希望。

  中国学人的傲人成绩赢得了世界尊重。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大学成功召开;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将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是对中国学术贡献的高度肯定。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待,正在学术界同人的智慧和汗水中一一实现。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2014年9月,位于北京海淀的国家典籍博物馆首度揭开面纱。从殷商甲骨到敦煌遗书,从宋元善本到明清舆图,一幅绵延3000多年的中华典籍画卷徐徐展开:百家争鸣言犹在耳,丝路驼铃仍存余响,唐诗宋词浅吟低唱,近代志士仁人奋起怒吼……徜徉在这座全国首家典籍博物馆,人们重拾民族的历史记忆,怡养性情,砥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典籍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过往的辉煌,铭刻着先民的创造,延续着民族精神的血脉,不仅要庋藏在庙堂之上、书库之中,更要让它们走近每个普通人,使其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2013年,“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陆续出版。在这套丛书中,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刘跃进等学者用通俗的文字讲述中华典籍历经聚散离合的辉煌与灾厄、欢欣与痛楚,让人们了解典籍、亲近典籍,领略典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016年4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领衔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启动编纂。这套丛书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中精选《诗经》《论语》《史记》等100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书目,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熔古铸今,激活经典。

  传统文化中的德治资源正在被转化激活。2015年8月,知名学者李存山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纲,编写出版《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书用朗朗上口的“三字经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做了精妙的表达。2017年2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策划的《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出版,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担纲主编,丛书历时三年,九易其稿,不仅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作了源流梳理,还通过讲故事体现了时代内涵。

  在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指示的直接推动下,家风、家教、家规研究和普及蔚为大观。2016年1月,大象出版社推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梓主编的十册“名人家风”丛书,系统梳理曾国藩、颜之推、秦观、张英、严复、钱基博等历史名人的治家理念、家规家训,并进行时代解读。2017年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家规》出版,全书选取50篇家规,二月河、冯骥才、王立群、唐浩明、卜宪群等知名学者逐篇作了精彩点评。

  近五年来,在学术界、出版界的共同推动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思想文化资源为切入点,越来越多的文化经典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1400年前的《隋书·经籍志》曾这样说:“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1400年之后的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引领重振之下,中华典籍的独特魅力愈加突显,而我们保护经典、传承经典、弘扬经典的能力愈加强大。

  光明日报记者 杜羽 罗容海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