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BE欧博设计创始人冯越强给大一新生的一堂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31 22:11

《40 vs 40 设计实践的感悟》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年学术讲座系列

2020级大一“建筑概论课”系列讲座(2)

主讲人:冯越强

亲爱的各位同学,欧博大家好!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40周年,也恰好是1980年我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称之为重庆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入学至今,在设计领域实践的第40个年头。

作为AUBE欧博设计的创始人和主持设计师,我带领着深圳、巴黎两地由约500名员工组成的设计团队。从1997年初创立于巴黎,1998年底在深圳设立办公室,AUBE欧博设计一直努力践行着“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使命,并以“建筑、 、城市设计、景观”三个学科为集成一体化,作为AUBE欧博设计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钟中老师盛邀,我为2020级同学们做个有关学科、专业学习和职业前景的讲座,讲述下我在设计行业40年里的工作经历、感受与体会;分享我对设计行业实践的过去、现状与未来的一些思考。为此我非常忐忑并深感责任重大。这就让我想起40年前我入大学听第一场讲座的期盼心情;想起1987年我从同济大学城市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任教,给本科同学们上第一堂课的不安情景。

天我在这里,面对众多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专业的大一同学,我想还是以我个人和我带领的AUBE欧博设计团队的专业实践经历来与大家做个分享。同时也是反思自己,若我的职业生涯在40年后的今天如同你们一样重新开始,我应该并且可以汲取些什么,使得我的职业之路更清晰,生活的时间密度更有价值。接下来我想从6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学科的根与本

“本”字解析:由一木一横组成。“一木”泛指树木;“一横”指土地,这一横被木字之干向下穿越。“本”字之意为:树木通过主干向地下奔放的规律,泛指“事物与人的根源”。

你是谁?如何定义自己?如何了解自己?又如何理解其他人?从哲学上讲,这是大家终其一生都要追寻的问题。正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言, “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也许每一个同学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与理由各不相同,但我相信至少有那么几点是共通的:对物理环境、物质构成、图像表现有一定的敏感性;有创造和表达、表现的欲望。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其中有一句话描述习武之人的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在学习和步入设计职业生涯的道路上亦是一样,第一个境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了解自己,然后通过学习、交流、尝试和实践,逐渐认定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欧博娱乐穷极一生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再之后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享受因此带来的快感,并愿意为之花大量时间甚至一生去努力。

这份最初的热情有可能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以及职场中因为社会的演变、个人境况的变化及遇到的挫折甚至打击而产生变化。你会有很多疑问、困惑及迷茫,但我想给大家的忠告是:在那些时刻面前,如你仍然能想起今天的你在做出 专业选择时的激情和梦想,那么这些困难将会一一被克服,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的另一个维度就是学科的本源是什么。 建筑、 城市设计景观三门学科的初始基本都是围绕建筑学的基本课程,涉及到建筑学基础理论、画法几何、设计构成和设计原理以及课程设计,直到中、高年级后才会出现学科在专业上的细分。

在建筑、城市设计、景观三个学科间的关系上,建筑学是古代知识与当代实践的模糊混合,是现代所有空间设计相关学科的基础。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其它广义上的设计学科都是非常年轻的学科。在中国,这些学科的出现则为更晚,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成立不足百年,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成为学科更是不足40年。

关于建筑学以及建筑学涉及的问题和领域,简单地讲,建筑不仅仅是构筑的实体空间,也包括实体以外的空隙,它凝聚了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承载的历史和情感,传达了社会的价值。而这三个学科的基础和最本质的内容在于在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中,将工程技术、人文艺术通过设计的方式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有关东、西方建筑学的区别,正如亚瑟·艾里克森(Arthur Erickson)所认为的“最主要的在于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在西方的传统中,人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但是在东方文化中,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对其而言,东方建筑文化不是一种符号化的建筑设计语言,而是更深意义上的对建筑空间以及景观设计的探索。

古罗马建筑图示/清代绢本界画阿房宫图袁江

无论如何,建筑学几乎是包罗万象的,跨学科的,包含技术、艺术、人文和社会。但建筑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正如普利兹克奖牌上刻有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留下的基本建筑原则一样:Firmness,欧博allbetCommodity, Delight,即坚固、实用、美观(或力量、功能、美感)。

普利兹克奖牌

有关建筑、城市设计、景观设计这三门学科的定义和应用范围,实践和学科的起源,必读和掌握的学科书籍,应知的典型案例和对学科建设有杰出贡献的设计师,我罗列了属于我自己的一份清单。学院里有更专业、更渊博的老师,这些仅是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有用与“无用”的学习

作为建筑师、城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首先在学科的“本”上是基于 建筑学上的专才,需要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和基础知识;其次从学科的“特性”上需要 自塑成“通才”。这除了大学课程中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应接触和学习以下领域的知识,甚至一些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和那些被认为并不正统的观察了解的经历,如电影、音乐会、舞台搭建甚至城市中非正式空间的踏勘体验。

艺术的思维方法

学好美术对于把握建筑中最难把握的感性因素体现的氛围格调非常重要。因为艺术集中代表了感性思维方式的作用,和整个科学的理性思维互补共鸣。尤其是整体思维和综合感知的能力。正如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作品,以宗教的神秘主义、幽深的浪漫情感,创造出一种被称为“寓意式”绘画的独特形式,达到了寓意于物、情景交融的境界,将风景作为自我内心情感的寓意式呈现。

雪中的修道院废墟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社会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学

社会学是个很关键的学科,尤其是学规划的同学们,对于理解建筑深层问题十分重要。社会学和经济学是个非常庞杂的领域,对于理解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行为模式,商业逻辑,以及其与城市空间现象之间关系的理解非常有益。而环境学的学习,有助于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有助于寻求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建筑工程领域的耗能占全球耗能2/3以上,了解气候变暖、人口激增、高度城市化威胁地球生态的现象,有助于履行全球公民的职责并在今后的职业工作中自觉前行。

智利伊基克金塔蒙罗伊住宅“半成品房子” 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

人文、哲学

建筑和空间的人文属性,恰恰是建筑最核心的品质。作为工程的建筑,各位可以很轻松地以工科的思维去把握,欧博百家乐但是作为人文的建筑却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建筑师是集理性与感性于一身的职业,既需要像科学家、技术人员、逻辑学家一样坚持客观性,也需要像艺术家、音乐家、自由思想者一样保持主观表达性,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至关重要。伊东丰雄认为设计需要“凭借个体并超越个体”,即需要有卓越的感知能力与直觉,凭借个人的力量去突破近代建筑的壁垒,去追求展现个性的建筑表现,并最终能够拥有立足于社会的一种共性,创造出超越时代且为人类所共享的建筑思想。

观摩与体会

柯布西耶和安藤忠雄在入行前长达一年多的旅行对他们之后的从业和设计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是相同的知识,通过阅读抽象的词汇而获得,与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来理解所获得的深度,是完全不同的。日本建筑师菊竹清训亦说,“建筑需要用身体去思考”。

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五年时间,课余时间不要宅在寝室、课堂教室里,要不辞辛劳、脚踏实地地去观察、学习和体验城市、建筑和景观项目,逐渐了解、认知和掌握项目的设计、成因、成型和结果,分析其存在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路易斯·沙利文曾说过,“ 一个恰当的建筑自然、逻辑、诗意地生长于其所处的环境中”。这句话我非常认同。“自然”是建筑的建造工艺和材料的得体;“逻辑”指功能性,建造的必要性和真实性;而“诗意”则是人文的范畴,关乎建筑和空间和人们的情感互动。

在此向大家介绍一项我在2000年千禧年完成的项目—— 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

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

华侨城在深圳城市开发早期便提出了保护自然的概念,尊重自然、尊重社区,尊重日常,在高密度下复合利用土地,这在当时的中国相当超前。华侨城没有五通一平,而是保留了燕晗山和雁栖湖。城区没有直路,全是弯弯曲曲的沿地势修建的小路。交通规划突出对人的尊重,人车分行,重视慢行系统,减少机动车。社区内全部采用丁字交叉的道路布局,富于变化的路网形态为创造丰富的道路景观、城市意象提供了有利条件。到了1998年,房地产迅猛发展,生态广场所在位置是华侨城最核心的一块空地,华侨城决定将这里规划一座完全开放、连接社区功能、服务社区和游客,同时提升文化品位的市民广场。

AUBE欧博设计在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设计中整合了 建筑、规划、景观三个层面上的需求,融合了公共社区与景观公园,人文活动和自然山水,静谧从容与活跃开放。 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的车库是深圳第一座社区型、公共性、土地复合性、全连通地下生态车库。广场上设置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溪流、池塘、瀑布、栈道,从静谧到活跃,移步换景,令人们感受到空间的生动趣味,也为一成不变的岭南四季增添了节令感。 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已建成20年,成为了居民与市民们喜爱的场所,是深圳网红地标之一。

与喧闹的欢乐谷仅一路之隔的华侨城生态广场呈现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日常,所有的构造物与景观都以人们的感受为中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这里下棋、闲聊、喝茶、赏花、钓鱼、跑步、练太极、跳广场舞,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活动,亲近自然。各种各样的人们因为平等地享有这片资源,并与公共空间建立起真实的情感联系,从而感受到了自由与尊严。而在这个充满人造景观,主题公园、消费符号大行其道的城市里,华侨城生态广场呈现的真实与自然在当时具有启蒙的意义。

用20年的时间回望,当年的华侨城是深圳的一块飞地,在今天看来它仍然与外面的深圳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华侨城生态广场作为当年献给21世纪的礼物,想要呈现一个新世纪的精神风貌以及意志品质,这个新的世纪将是“ 人文的、生态的、可持续的”。广场上当年种下的幼苗成长成参天大树,华侨城生态广场也成为AUBE欧博设计后来众多设计作品的精神原型和坐标原点。

对建筑好与坏的评判应该基于生命价值,建筑的生命价值则基于对人的理解和尊重。这句话说起来很抽象,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来实现一个建筑师的责任和承诺。至今华侨城生态广场仍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这与最初设计好的开端与方法有关,即从 建筑设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维度上升至自然、生态、社区、人文历史和对设计任务书的深刻解析;真诚求真的态度和科学的调查方法(Mapping与公共咨询);坚持与毅力,外交与对话;业主选择的智慧与提供给予的信任。华侨城生态广场项目有利地促进了AUBE欧博设计“建筑、 城市设计 景观”三位一体的集成一体化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形成,并成为AUBE欧博设计团队一直在完善、思考、积累和提高的设计文化基因。

设计的乐趣与苦趣

设计是一个乐趣与辛苦并存的行业,同时又是一个“花别人的钱,实现自己梦想”的行业,保持乐观、耐心、平衡的心态十分重要。

建筑师多是杂家,是通才但也是专才,起点就是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价值是多元的,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对使用者产生影响,作品在物理空间中长久存在,为人类生活环境做出直接贡献。看着自己的设计图纸一点点变成现实,直接与使用者互动,看到他人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得到快乐,认可自己的设计,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快乐和满足。

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挑战,比如客户的需求、场地的自然限制、政策法规的局限与滞后,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等。熬夜通宵做设计是家常便饭,这种状态或许会伴随我们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全程,这需要我们以信念和热爱支撑我们走下去。这个行业需要的是意志坚定、勤奋刻苦、灵活变通,同时善于学习、充满好奇心的人,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在大学期间养成的,所以未来几年对大家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在校园中的时光。

在时代漩涡中保持独立思考

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对事物做出快速反应,具有瞬间应用的能力并及时进行知识的学习。但同时又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考、思辨和批判的能力

我们正处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而建筑学却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建筑学是几千年人类积累的知识和当代实践的混合,是一种笨拙的看世界的方式,而且当今越来越失去可以影响世界的力量了。上个世纪柯布西耶时代“建筑改变社会”的激进式的历史事件已不复存在。

法国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

新一代建筑师在参数化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变化下,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需要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多的创新技能,更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继承古老的建筑学中永远无法被机器替代的人性的部分。

深圳是一个速度的城市,和我们的时代一样,一切都被裹挟在加速的漩涡里。科技可以让建造更高、更快、更便利、更安全,但是在日日夜夜冲刷我们大脑的疯狂信息浪潮中,我们也需要一个情感的归宿,一种承载人类共同记忆、寄托情感的不变载体。这部分工作永远是需要人来做的,再优秀的人工智能目前也无法理解情感。建筑师在未来将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设计行为 赋予空间开放性、公共性、唤起人们的情感认同,让人们感受到尊严和自由。

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在未来不可取代,藉以安身立命的本领,一种使自己的工作成为“铁饭碗”的能力。

统观全局的行事方式与执行力

建筑师应该像个多面手,而不仅仅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应该像交响乐团的指挥者,而不仅仅是技艺精湛的独奏者。

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建筑师需要协调团队中的各种专业人士,包括结构工程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政府行政部门甚至城市的领导者、商业策划人员,还有其他学科专家,这期间不免有利益冲突。建筑师需要对每一个学科储备足够的知识,协调因为分歧而产生的矛盾,同时又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维持整个工程按时、按预算并高质量完成。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陈凡

我想以AUBE欧博设计作为设计总包方建成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为例去说明这一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本身最具价值的是其城市设计策略理念,从而更好地平衡了会展与城市的关系。AUBE欧博设计在城市设计方案阶段就提出了“会展综合发展区”的概念,其中包括综合交通组织与停车策略、建设周期与造价、片区景观资源的利用与梳理、开发策略与经济平衡等。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节点,甚至一个地区发展的综合引领点,会展中心对城市具有极大的影响。会展中心如何与城市协调、融合,并且成为城市事件性节点,是我们从最初中标到深化研究一直在探索追求的。

回溯整个前期设计工作,多专业协作、集成一体化的思维与工作方式是整个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即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切入问题,广泛组织各类内外部团队介入,合力提出更科学合理的会展片区与会展中心建筑综合解决方案。我们相信未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所展现出的城市融合度会成为世界会展中心的一个范例。

与人生活密切相关且持久的职业

你们选择的学科是一个非常广阔,充满挑战,同时永不会消失,会给予无限精神回报的学科。除了精神的满足与愉悦,能为自己积累一定的社会财富外,还能得到社会尊重,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属性以及具有历史存在感。

或许你们中的很多人毕业后并不会选择建筑和设计相关的职业,或者你们并不想、或没有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师和职业设计师,但你们在大学学到的建筑学知识和培养出的良好建筑师素养也会让你们终生受益。你们出去旅游看到美好的景物会得到更加深刻的精神共鸣,对艺术和文艺作品会有更深沉的共情。你们的生活会非常有情趣,具有独特的审美,不会盲目地追逐潮流。你们的内心坚定自信,生活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希望你们能珍惜校园这段时光,多阅读,多实践,多提问,多思考,多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大学阶段努力践行我称之为“动手动脚”的设计职业基础。

文稿编写:方小诗

平面与制作:吴家信,李凌宇,杨雅雯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