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上行文“请示”必须有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欧博官网放在附注中。上行文“报告”中无此要求,可没有附注。
如请示中,(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等等。附件说明、附件、附注均是公文主体部分的格式项目,但各自的含义和用途不同。附件是公文主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附注是对公文的说明和解释。附件在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空两格标“附件”+冒号+附件名称(如果附件有多个,在附件名称前加阿拉伯数字序号)。
1、请示性的公文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2、政府信息公开的公文应当在附注处注明公开属性。 “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见报”等此类 3、对公文的注释或解释一般在公文正文中采取句内括号或句外括号的方式解决,这一点在使用附注时要加以注意。
可以出现在正文中,如果要是出现在单位落款和年月日的前面就算是正文,如果以附注或附件的形式出现就不属于正文了。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规定: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强调在公文中留下联系方式,承办人员作为责任人之一,就会在起草、校对、核发等文件制发前的各个流程和环节更加认真负责,一定程度上能够倒逼公文质量提高,降低出错率。
写在成文日期的下一行加括号标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8.2.7项规定: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号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的第五款的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第
应该写负责该请示事项的负责人,比如我们公路部门,如果请示内容为养护性质的,则联系人写养护科科长为好,一般写中层干部即可,不一定写办公室主任,如果是办公室负责可以,签发人应该是单位一把手,不应作为联系人,不知道能否帮上你。(十三)附注 公文如有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可标识附注,在成文日期下空
公文中联系人 联系电话等是放在什么位置 是正文中还是附注里
一般情况下,公文的三大组成部分包括:1. 版头部分: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以及红色分隔线等。2. 主体部分: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名称及印章、成文日期、附注和附1、件等内容构成。3. 版记部分: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以及
公文的主体部分是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组成。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公文格式中,属于主体部分的是 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从事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
附件是公文主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附注是对公文的说明和解释。附件在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空两格标“附件”+冒号+附件名称(如果附件有多个,在附件名称前加阿拉伯数字序号)“附件说明”指的是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是附件这一公文格式项目要素的标识问题。附注放在成文日期之后,一般加括号,如请示
眉首部分,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 。主体部分,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版记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要素。
公文的三大组成部分是眉首部分、主体部分和版记部分。1. 眉首部分包括公文份数、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和签发人。2. 主体部分包括公文标题、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单一发文印章和联合行文印章)和附注。3. 版记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附注指的是行政公文中为了解释说明而标注的解释性文字。2、作用 行政公文的附件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功能和效果 附注只是说明解释性文字,并没有功能效果。3、格式 附件属于文件正文的补充说明性质的材料,而且有一定的隐蔽性 附注属于公开类内容,一般标注在文件表面。
附件和附注是公文主体部分的格式项目,但各自的含义和用途不同。附件是指公文主件所应附的公文附件,即实质上的附件。公文的附件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与公文正文具有同等效力。顺便提及的是,欧博附件应当置于正文之后,版(文)尾之前,并与主件一起装订。实践中不少机关把公文的版记(文尾)置于公文主件
公文中的附件和附注属于什么部分
公文附件的标注位置,在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以下简称《格式》)规定,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标注附件说明。附件说明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
在公文中,附件通常置于正文之后,并在正文中进行引用。附件是公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图表、数据、报告等辅助性文件,用于支持、补充或证明正文中的信息。附件的位置处理是公文格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首先,附件应该置于公文正文的最后。这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使
公文附件的标注位置,在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以下简称《格式》)规定,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标注附件说明。附件说明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
1、公文中附件的位置,是在日期前;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函和通知也是一样。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2、公文附件的标注位置,在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
公文中附件的位置是在正文的下面。1. 公文的基本结构:公文一般由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组成。其中,主体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印章或签署)、附注。从这个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附件是在正文之后,版记之前的位置。2. 附件的定义和作用:附件是公文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在
1、在公文中,附件应当位于正文之后。通常,在正文下方空一行后,左空二字标注“附件”二字,紧接着标注附件名称,例如“附件:某某文件”。2、关于公文的附件位置,无论文种如何,标注方式均相同。在正文结束后的下一行,偏左位置标注“附件”二字,后跟一个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3、按照《党政机关公文
公文中附件的位置,是在日期前;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函和通知也是一样。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如果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公文中附件的位置,在正文的下面还是上面?
写在成文日期的下一行加括号标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8.2.7项规定: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号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的第五款的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第
先写附件。会议纪要附件放在公文格式中公文的后面,一般会议纪要的格式是,发文字号,密级,发文机关,欧博娱乐发文日期,签发人,而后是正文,正文后面紧接着是附件的名称,然后是落款,联系人,联系电话,文件份数,抄送部门等,再另起一页,附上附件,按照编号依次附上即可。会议纪要特点 具有特定的记载对象、记
附件和联系人,通常来讲是联系人写在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附件 通常来讲就是附属于正式文件的材料,是基于对正式文件的解释说明或补充。而什么是联系人通常来讲就是某份文件具体的对接对象。由此可见,就联系人来讲,通常应该属于正式文件的一部分。写在前面。
联系人在上面。一般都是附件附后啊。前面说明大体事由,然后写上联系人,附件为详细数据或图纸等补充文件,放在末尾。
通常来说,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应该在附件之后,因为附件是文件中包含的具体的文件或材料,而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则是用于联系和沟通的联系方式,应该在文件内容之后。
联系人联系电话写在附件前还是后
写成“附件1:”、“附件:1、”“附件一:”等都是不对的;另外附件回行采用自然段格式也是不对的。附件说明之后,才是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顺序不得颠倒。(如下图)附件应当另起一面编排,不得与正文同面,但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编排在左上角
应该写负责该请示事项的负责人,比如我们公路部门,如果请示内容为养护性质的,则联系人写养护科科长为好,一般写中层干部即可,不一定写办公室主任,如果是办公室负责可以,签发人应该是单位一把手,不应作为联系人,不知道能否帮上你。(十三)附注 公文如有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可标识附注,在成文日期下空
先写附件。会议纪要附件放在公文格式中公文的后面,一般会议纪要的格式是,发文字号,密级,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签发人,而后是正文,正文后面紧接着是附件的名称,然后是落款,联系人,联系电话,文件份数,抄送部门等,再另起一页,附上附件,欧博allbet按照编号依次附上即可。会议纪要特点 具有特定的记载对象、记
附件和联系人,通常来讲是联系人写在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附件 通常来讲就是附属于正式文件的材料,是基于对正式文件的解释说明或补充。而什么是联系人通常来讲就是某份文件具体的对接对象。由此可见,就联系人来讲,通常应该属于正式文件的一部分。写在前面。
通常来说,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应该在附件之后,因为附件是文件中包含的具体的文件或材料,而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则是用于联系和沟通的联系方式,应该在文件内容之后。
公文联系人与附件顺序 先写附件。会议纪要附件放在公文格式中公文的后面,一般会议纪要的格式是,发文字号,密级,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签发人,而后是正文,正文后面紧接着是附件的名称,然后是落款,联系人,联系电话,文件份数,抄送部门等,再另起一页,附上附件,按照编号依次附上即可。
会议纪要特点
具有特定的记载对象、记载内容,可以反映取得一致意见的内容,也可以反映未取得一致意见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提炼和择要功能,会议纪要不同于会议记录,不是对会议的所有内容的机械记录,而是对会议内容加以整理和提炼,择其精华和主要精神予以纪之,以突出要字,具有惯用的称呼用语,通常采用第三人称,段首惯用会议认为,会议提出,会议决定,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
公文中附件的位置,是在日期前;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函和通知也是一样。
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如果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写成“附件1:”、“附件:1、”“附件一:”等都是不对的;另外附件回行采用自然段格式也是不对的。
附件说明之后,才是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顺序不得颠倒。(如下图)
附件应当另起一面编排,不得与正文同面,但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编排在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下图)
拓展资料一、详尽的公文格式解析
公文标题字体
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体,副标题用三号楷体,一般不用加粗。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宋体、仿宋体、华文中宋、黑体,用小二号、一号,这都是不对的。
2、标题位置、格式
红头文件(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文件头一般为红色)的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或者两行位置,非红头文件的标题编排于页面第一行即可。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发文机关单独一行)
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使用正梯形、倒梯形或者菱形,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如果是呈报领导审阅批示的非正式发文纸质件,一般无报批页且领导又可能有大段批示,此类可以在标题前多空几行,多多留白,以供领导批示。
公文如果有副标题,副标题应当随破折号另起一行;另外,标题中不应出现书名号和引号(转发通知除外)。(如下图)
3、正文的有关要求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编排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这里着重强调下仿宋体字尽量用“仿宋_GB2312”(即国标仿宋),不要用“仿宋”,因微软自xp系统之后开发的win7、win8、win10系统的“仿宋”字体,将此类文档拷贝到xp系统,仿宋字体就变成了黑体。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标注,不能逆向,这里尤其要注意一后面是顿号,1后面是点(实心的圆点),(一)和(1)后面无任何标点符号。特殊情况下可以做适当调整,一般第一层用三号黑体字,第二层用三号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三号仿宋字体标注(多指小标题的字体)。这里,常见错误是滥用顿号,“(一)、”“1、”“(1)、”都是不对的。
正文涉及数字、年份的,一律不得拆行。
有多级小标题的法规性公文,第一层次编、章的序号及其标题(如“第一章总则”)用三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上下方各空一行;第二层次(如“第一条”)用三号黑体字排印,后空一字接排正文(具体可参考“得道”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
单独的小标题,末尾不标注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带正文的,末尾用句号。
5、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署名应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范化简称为“国家发展改革委”。
成文日期应当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如“2015年12月30日”,而非“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6、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机关上报请示、发通知或公函,往往会留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宜放在“发文单位、成文日期”下方空一行,居中排列,并用括号,联系人与电话之间用逗号隔开。(如下图)
7、关于文种
按照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种类有15种(以往的规定是13种已作废),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文种具体用途和范例详见老笔头公众号第二篇原创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总结、要点、方案、计划、安排、规划、建议和答复,都不属于正式的公文文种,但实际工作仍需经常用到。
报告主要适用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请示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陈述某一情况,请上级阅知。请示是提出请求事项,请上级予以答复。报告的受文主体没有答复义务,请示的受文主体则有答复义务。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绝对不存在《关于××××××的请示报告》,这是错误的,属于文种混用(具体可参考老笔头“得道”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
通报和函。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通俗的说好事、坏事都可以通报,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通报只用于批评;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绝对不允许给上级机关发函,给上级机关要么是报告,要么是请示。
公文中附件的位置,是在日期前;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函和通知也是一样。
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如果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写成“附件1:”、“附件:1、”“附件一:”等都是不对的;另外附件回行采用自然段格式也是不对的。
附件说明之后,才是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顺序不得颠倒。(如下图)
附件应当另起一面编排,不得与正文同面,但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编排在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下图)
拓展资料一、详尽的公文格式解析
公文标题字体
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体,副标题用三号楷体,一般不用加粗。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宋体、仿宋体、华文中宋、黑体,用小二号、一号,这都是不对的。
2、标题位置、格式
红头文件(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文件头一般为红色)的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或者两行位置,非红头文件的标题编排于页面第一行即可。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发文机关单独一行)
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使用正梯形、倒梯形或者菱形,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如果是呈报领导审阅批示的非正式发文纸质件,一般无报批页且领导又可能有大段批示,此类可以在标题前多空几行,多多留白,以供领导批示。
公文如果有副标题,副标题应当随破折号另起一行;另外,标题中不应出现书名号和引号(转发通知除外)。(如下图)
3、正文的有关要求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编排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这里着重强调下仿宋体字尽量用“仿宋_GB2312”(即国标仿宋),不要用“仿宋”,因微软自xp系统之后开发的win7、win8、win10系统的“仿宋”字体,将此类文档拷贝到xp系统,仿宋字体就变成了黑体。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标注,不能逆向,这里尤其要注意一后面是顿号,1后面是点(实心的圆点),(一)和(1)后面无任何标点符号。特殊情况下可以做适当调整,一般第一层用三号黑体字,第二层用三号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三号仿宋字体标注(多指小标题的字体)。这里,常见错误是滥用顿号,“(一)、”“1、”“(1)、”都是不对的。
正文涉及数字、年份的,一律不得拆行。
有多级小标题的法规性公文,第一层次编、章的序号及其标题(如“第一章总则”)用三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上下方各空一行;第二层次(如“第一条”)用三号黑体字排印,后空一字接排正文(具体可参考“得道”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
单独的小标题,末尾不标注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带正文的,末尾用句号。
5、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署名应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范化简称为“国家发展改革委”。
成文日期应当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如“2015年12月30日”,而非“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6、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机关上报请示、发通知或公函,往往会留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宜放在“发文单位、成文日期”下方空一行,居中排列,并用括号,联系人与电话之间用逗号隔开。(如下图)
7、关于文种
按照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种类有15种(以往的规定是13种已作废),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文种具体用途和范例详见老笔头公众号第二篇原创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总结、要点、方案、计划、安排、规划、建议和答复,都不属于正式的公文文种,但实际工作仍需经常用到。
报告主要适用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请示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陈述某一情况,请上级阅知。请示是提出请求事项,请上级予以答复。报告的受文主体没有答复义务,请示的受文主体则有答复义务。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绝对不存在《关于××××××的请示报告》,这是错误的,属于文种混用(具体可参考老笔头“得道”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
通报和函。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通俗的说好事、坏事都可以通报,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通报只用于批评;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绝对不允许给上级机关发函,给上级机关要么是报告,要么是请示。
应该写负责该请示事项的负责人,比如我们公路部门,如果请示内容为养护性质的,则联系人写养护科科长为好,一般写中层干部即可,不一定写办公室主任,如果是办公室负责可以,签发人应该是单位一把手,不应作为联系人,不知道能否帮上你。(十三)附注公文如有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可标识附注,在成文日期下空1行,居左空2字,加全角括号标识。凡上报的公文,应标识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标识格式如下:(联系人:×××□联系电话:办电;手机)。为确保公文在运转中的时效性,规定联系人不能为一般干部职工,需是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如是市处代市局起草的公文,联系人须是副科以上干部;如是各县站报市的请示、报告,联系人须是副股级以上干部。扩展资料: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从事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摘要】
公文中联系人 联系电话等是放在什么位置 是正文中还是附注里【提问】
应该写负责该请示事项的负责人,比如我们公路部门,如果请示内容为养护性质的,则联系人写养护科科长为好,一般写中层干部即可,不一定写办公室主任,如果是办公室负责可以,签发人应该是单位一把手,不应作为联系人,不知道能否帮上你。(十三)附注公文如有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可标识附注,在成文日期下空1行,居左空2字,加全角括号标识。凡上报的公文,应标识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标识格式如下:(联系人:×××□联系电话:办电;手机)。为确保公文在运转中的时效性,规定联系人不能为一般干部职工,需是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如是市处代市局起草的公文,联系人须是副科以上干部;如是各县站报市的请示、报告,联系人须是副股级以上干部。扩展资料: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从事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回答】
联系人联系电话写在公文的信头部分或者签名部分。信头部分是公文的开头,通常包括机关名称、文件标题、收件人姓名、收件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信息,此处可以写明联系人姓名和相关电话号码。签名部分是公文的结尾,包括送签人、审核人、批准人、印章、日期等信息,此处也可以写明联系人姓名和相关电话号码。写公文的注意事项:1、确定要写的公文类别和目的。不同类型的公文有着不同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如请示报告、通知通告、文件通知、公告公示等。2、明确公文的标题和主题。标题应该简单明了且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旨。3、编写正文。正文应该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编写,包括引言、主体、结论、落款等部分。正文要简洁明了,用词准确,表达清晰。4、注重排版。排版要整齐美观,字体大小要统一,行距要合适,段落应换行分明,同时要注意页边距的设置。5、勘误、审查。写完公文后一定要认真核对,检查是否存在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格式错误等问题。同时,需要由专人进行审核和批复。6、签署、发放。公文编写完成并经过审核批复后,应该及时签署并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